煩惱愚癡眾生,將正見度。
佛法所講的正見,就是: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。「無我」即我能體悟自己的生命,已經認識自己了;「無常」即我已經明白這個世界,明白我所處的環境,人事時地物皆已清楚;以上我皆已經懂了,就叫「涅槃寂靜」,此即為正見。此三者合起來就是「緣起性空」這個概念:「無常」即緣起,「無我」即性空,「涅槃寂靜」即緣起性空。
更實際的說,正見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思想語言行為,即好好照顧好身口意。這亦是修行,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言之善護念。電視廣告中,孩子要去當兵,他的媽媽叫他好好照顧身體,其實這樣講是不圓滿的。應該講:「親愛的孩子,你去當兵,除了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之外,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。」如果你說:「跟長官、同事在一起,要好好照顧你這張口。」有的人從此就不講話了;有的人照顧他的心,從此就關閉他的心;有的人照顧他的身體,結果酸甜苦辣都不太吃,照顧得太好反而沒有抵抗力。現在鼓勵生機飲誠然很好,但是我怕你吃到噴農藥的身體就受不了。就像有的人一出門就戴口罩,戴久了是好是壞你想想看。衣服穿越多越容易感冒,冬天洗冷水澡的反而不太容易感冒。所以要恰到好處,否則不叫照顧。智慧不要只聽一半,也不要只理解一半而不知道其全貌。要明白他想表達什麼,而非他講什麼。能聽得懂弦外之音,才能以心印心。
一般人觀念之錯誤,在於希望天下的人都了解他、肯定他,他怕天下的人誤會他、不了解他。再來,他希望遇到順境,一切滿他的願,這都是邪見,都是不可能的。你為什麼一輩子跳不開這樣內在的陷阱?只要你真心對人家好,不需要別人了解,這樣就好。但是一般人對人家好,當別人不了解他或誤會他時,他會痛苦。對人家好是一種行為,不需要別人了解是一種內在的修養。天下的父母若懂這個概念,就不會怨恨自己的子女。不管子女孝與不孝,本來你就應該利益眾生,你能這麼清楚,邪見就不會生,否則你必然生邪見,因為邪見是因,故會產生第二個,即「煩惱」,這就是果。
煩惱從邪見來。本來沒有煩惱,是你把它變成煩惱,你創造了它。你會講:「師父,事實上就有那一件事嘛!」那件事叫做現象,二十四小時都有現象,你看到的都是現象、事情,你若要煩惱,什麼事都可以煩惱。你要看不順眼,連我都可以看不順眼。當別人看你不順眼時,你要先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得讓別人不順眼。若自己觀察、思惟過,發現並沒有過錯,那對方看你不順眼,他眼睛會累,累久了他就順了。你自己去思惟:你的煩惱真的存在嗎?還是你想像出來的呢?還是有一點事你就承受不了呢?一切都是事,為什麼好事你可以承受,壞事卻承受不了?並不代表你不能承受那件事,而是你內在排斥那件事。好事為什麼可以接受?是你內在能接受那件事,僅此而已。當你真正明白煩惱是如何產生的,煩惱當下就消失了。但是你若不能認同,你也察覺不到自己的問題,天下的問題都是你的問題,你就是「愚癡」。
你要觀察你是什麼人。第一種人,遇到問題放任它;第二種,遇到問題就求別人;第三種,去解決問題;第四種人,從此沒有問題。絕大部分人再優秀,大不了是第三種人。有能力的人可以解決問題,問題是解決一個問題後,別的問題又來……你能夠撐多久?撐到最後既煩又累。你當做第四種人,遇到問題,終於察覺:本來就沒有問題。
因為你有邪見的因,產生煩惱的果,所以才有愚癡,才會產生心中種種「眾生,」唯有正見才能解決問題,故你當「將正見度。」
聞後思惟:你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