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不願意談論死亡,很多學佛的佛弟子亦不願意去碰觸苦這個話題。苦就是世間的真相。你若不了解苦是世間的真相,你為什麼要學佛?你為什麼要修行?你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?你先從你現在做的事情來反問自己為什麼要做。世間假如沒有苦,你根本可以不用學佛,不需要修行解脫,也不需要以後往生極樂世界。你生生世世在這裡就好了,因為這裡沒有苦。但是,真正跟你探討這個問題,你又不承認,因為你覺得世間沒有這麼苦。
你應該講你內在的感受,你不可以騙自己。你察覺到世間沒有這麼苦,當你遇到挫折,遇到不如意,或當你身體不舒服、生病時,你才會感覺到苦。但是當你遇到順境、如意,或身體每天都很清爽、很健康時,你的苦就消失了。你到路邊找一個沒有學佛的人,他的感覺跟你一樣。你學佛學那麼久,跟路邊沒有學佛的人感覺居然是一樣,你不會嚇一跳嗎?你已經學了兩年、三年甚至三十年,怎麼還跟沒有學佛的人一樣?那就代表你根本不懂佛法。一定要不一樣才對。比如,會講英文的人跟不會講英文的人就很明顯不一樣,他看到外國人就可以講英文。
其實你要學什麼東西,道理都是一樣的。假如你不自我探討,你學一輩子都不過是一個佛教徒,說不定只是一個迷信的信徒。你說:「師父,我不迷信,我聽很多法師講經,說很多的道理。」你雖然不是一個迷信的信徒,你只不過是一個學佛的知識分子,因為學了一輩子的佛,你也沒有辦法解決你的問題。大學有教哲學的教授,也有佛學的課,他的佛學知識比你強,但他學了一輩子都改變不了他自己,因為他只不過是知識分子。
你們應該不會變成信徒,但你們有可能變成知識分子。知識分子跟真正進入佛法是有差別的。比如,我告訴你們,佛說世間是苦的,假如你是個知識分子,你講完一節課就會講,就可以跟人家說:「世間是苦的,因為世間有八苦,有三苦。」但問題是,你們能感覺到二十四小時、時時刻刻都是苦嗎?假如你不能體會,你就跟佛說的道理沒有相應。你只會解釋,但這對你而言並沒有意義,因為你沒有感覺到二十四小時都是苦,你只有在不如意時才感覺到苦,其它的時間還是快樂的。你只體悟到:「人生就是有苦有樂。」大不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只有一二有樂。無論你的比例是五比五還是九比一,都還是不及格。佛所說的苦是百分之百的苦,是二十四小時的苦。
你開始觀察你的學習,你只要研究過佛法,四聖諦你很久以前就知道了。但問題在於你不了解,因為你沒有辦法體悟,這些理論就是空談,這對你沒有意義。你當察覺到你學習的過程哪裡出了問題,因為你的感受跟佛所講的法義是不能相應的,你的內在還是不太相信。但是你不敢反駁釋迦牟尼佛,所以你估且放在心中,但是你又覺得好像沒有那麼苦。像前天,我遇到兩個同學,我問:「你們最近過得怎麼樣?」他們回答:「過得很快樂。」我問:「有沒有感覺到四聖諦所說的苦?」他們答道:「師父,我們已經不感覺到苦了。」我問:「你們兩個是解脫的阿羅漢嗎?」我講完後,他們說:「師父,你什麼時候還要再開課?」我說:「你們都解脫了,我還沒有解脫,我幹嗎還開課?你們幹嗎還上課?」
聞後思惟:你依然滿足於有苦有樂的人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