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4 六月 2021 16:46

暢談六祖壇經(645)觀因緣生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所有的東西皆是因緣,凡因緣所生之法皆不是真實的。那麼,你是不是真實的?我們認為我們是真實的。但是從因緣的角度來看,你就能確定你不是真實的。你不可以停留在理論,你當不斷觀察,觀察到最後,直接相應了,而非口頭上講,否則是沒有意義的。龍樹菩薩講得很清楚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這個鬧鐘就是因緣所生法,你不要馬上看到它有,它的本質就是空,因為每一個法都沒有自體性。譬如,我們之所以沒有辦法跟任何人都很隨和地在一起,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,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融合。一個開悟的人是沒有自己的個性的。並非開悟的人更厲害,而是每一個法本來就沒有自己的個性,他只是明白這個真理。

  諸法就是沒有自體性,故諸法可以不斷地緣起,可以不斷地因緣生、因緣滅,簡稱為諸法無性。諸法不斷地隨緣,不斷地緣起,不斷地生滅,但它再怎麼變,它依舊是如如不動,因為它是空。你要馬上看到你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,你什麼東西都有,所以你沒有辦法和法界融合。不要說法界,你跟人都沒有辦法,真是悲哀。你說:「人很難相處。」那我把你丟到大自然,你也沒有辦法與大自然融合,因為你會覺得很孤單、很無聊。你本來並沒有自己的主觀和個性,你現在明明是有,因為你認為有就是有,是你自己的知見在決定。只要一有,大家就彼此不喜歡,連夫妻、父子都不彼此喜歡,甚至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。

  要看,看久了:「我跟這一盆蘭花是一樣的。」那你就跟它相應了。龍樹菩薩完整的偈如下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名為假名,亦名中道義。」我們並不否認這個假名,這個假名就是用。它雖然是假的,但是它可以用。所以,空是真空,名是妙有。故真空不礙妙有,妙有不礙真空,那就是中道的意思。龍樹菩薩的這首偈就可以讓你開悟,天台宗因為這首偈創造了一心三觀:空觀、假觀和中觀。藉此,你可以觀空、觀假、觀中。你一心若能觀到這三項,你就圓滿地看到真相。

  這不是理論,你看到因緣生就要停。假如你在讀經,你頭一抬起來,看到所有的現象跟你所讀的經典是一致的,這就代表你懂。否則,你看不到法義,你是不會開悟的。見緣起即見法,見法即見空,這樣你才會悟道。光是看到緣起的現象,就足以讓一個人覺悟。這樣分兩種人:第一種人,他看到十二因緣,他觀十二因緣就覺悟了,這種人就叫做緣覺,緣即十二因緣;第二種人是獨覺,和緣覺不一樣,那是沒有佛的時代,他沒有聽過十二因緣,也沒有人教人,而是他看到風吹樹葉搖,他就開悟了。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人。

  領悟十二因緣的人根器比四聖諦的根器高,因為他純粹是透過思維、觀照而覺悟的,故曰辟支佛。以傳統的講法,十二因緣就是過去的因,現在的果,現在的因,未來的果,這叫三世因果。但是很多人都不懂得用在修行,而只會解釋。

 

聞後思惟:如何不再執著你看到的現象?

 

閱讀 131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日, 04 七月 2021 12:29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