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5 六月 2021 16:26

暢談六祖壇經(648)貴在於行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古時候的禪師是很少上課的,但他只要一開示,幾乎是百發百中。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講,一剎那讓人恍然大悟。現在的學生你不教他些什麼,他是不會留下來學的,因為他是帶著腦袋來的,你不滿足他的腦袋,他就不會繼續學。你若不相信,下次上《壇經》的課我不講話,你肯定不會再來,因為你希望帶著滿滿的知識回家,無論你稱之為知識還是智能,那都是你自己想的。要騙你的腦袋很簡單,我告訴你,你今天帶很多智慧回家,你就很高興;我若說你今天得到一些知識,反而成為知識障礙,你就會生氣。其實那是一樣的,我只是換幾個名詞。事實上你就是帶那些東西回家,對你的生命沒有幫助。

  但是當你做下去就不一樣了,你就開始改變了。比如,你不習慣打坐,你開始坐下去的一剎那,不管你坐得好不好,你已經改變了。比如,很多人學佛學很久,還是不會拜佛,因為他認為那不重要,有誠意就好了。這樣講是不對的,你要看看你自己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。你要學佛,卻不願意恭敬地向佛頂禮,你是在想什麼?一定要這樣拜嗎?拜下去你就知道了。一定要這樣做嗎?做下去你就知道了。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嗎?念下去你就知道了。你先不要用你的腦袋,你做下去之後,我再跟你講。甚至我可以坦白告訴你,你做下去,人家還沒有開口,你就說:「感謝,我已經懂了。」這就是一種領悟,透過實踐來領悟。

  為人父母的,孩子願意聽你的話嗎?你講道理給你的子女聽,講多久了?到底要講什麼道理給孩子聽?是要從《三字經》的「人之初性本善」開始講,還是講《論語》,還是講《壇經》?你根本沒有辦法說從哪裡講。你講得不是沒有道理:第一你在學校當老師;第二你演講比賽第一名;第三辯論比賽又是第一名,但是你教你的孩子沒有用,他不聽你的。接著你就想盡辦法研究怎麼講,該告訴他什麼觀念比較好。你會掉入陷阱,絞盡腦汁認為這個模式不好,要換其他模式。比如,你們繼續聽我上課,純粹聽十年,你們是不會開悟的,無論我怎麼想盡辦法教你;就像你教孩子,你苦口婆心教,左講右講,他都聽不進去。我講一個很簡單的概念:你的孩子只要體會到你的用心,他就懂了,就不需要你教了,這叫頓悟。同理,學生說:「師父,《壇經》講完講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講完講《法華經》,《法華經》講完…… 」你只要懂我的心,我講的課你就能聽懂;你只要懂佛的心,你就能開悟。

  六祖曰:「迷人口說,智者心行。」有智慧的人不需要談什麼,他直接做了,就可以去印證,這是很直接了當的,故六祖曾講「行正即是道」。我們要「自心皈依正」,即明白什麼是真理,皈依真理。但跟你講很多方式,你是用不出來的。比如告訴你真理是無常,你如何用諸行無常教你的孩子?它叫做真理,但我轉一下你就不知道怎麼用。真理沒有問題,是你不通達,所以你沒辦法教他。

 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並非懂佛法,你就會教人,並非你懂藥就會治病。既懂藥又懂病症,你才能去治病。同理,你懂佛法卻不會教人,因為你不懂眾生的根器。你懂諸行無常,你要教你的孩子,但是你的孩子有分小學或者大學,是單身還是結婚,還有他個人的領悟力。不是真理有問題,而是你不知道如何轉換。

 

聞後思惟:懂得道理之後,你可以直接去做嗎?

 

閱讀 581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日, 04 七月 2021 12:30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