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商業廣告都會說「以客為尊」,我們做人,就更應該尊重他人,無論對方是誰。不管你學佛與否,你都需要這麼做。但是,一般人對人是選擇性的尊重,他們看得起的,他們才尊重。這樣你就不用學了,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,這不需要透過上課你才會懂。你看得起的人,你自然就會尊重他,這樣你就是凡夫俗子。你不要學到最後還是這樣對待別人,否則就枉費你學習。
你應該學習:讓你看不起眼的人,讓你瞧不起的人,讓你很討厭的人,你都可以尊重。如果你還是做不到,那我再談第二個概念:我們今天之所以活著,就是因為有其他的眾生。因此,你從今之後就應該對別人感恩。這個概念很簡單,如果你對眾生恭敬心生不起來,你不要勉強,你當生起感恩的心。你覺得這兩個心哪個比較困難?你不要說都很困難。如果都很困難,那你對眾生要以什麼心來看待呢?簡單地講,你對眾生能夠生起善良的心就對了。無論你的心是體諒的心、恭敬的心、感恩的心,都統稱善良的心。但是你不要把範圍弄得太大,否則你不容易練習。
什麼是用心生活呢?就是我時時刻刻可以知道我對他的心。你可以學習對每個人都恭敬。只要一不恭敬,你馬上就能察覺,這是修行。我知道我現在對你生起恭敬心,那是修行;我知道我討厭你,那也是修行。為什麼?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我能夠覺醒,能夠馬上察覺我對你產生不善的心,這就是修行。你們不要太多的挫折和無奈,當你們產生這個心,馬上能夠察覺,還好,你能察覺,這是修行。你不要氣餒,認為:「我修那麼久了,還是這個樣子。」你不要被你的心打敗。
你現在的狀態是:「我時時刻刻可以看到我的心的狀態,但我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。」能對所有的人都生起一種恭敬心,那是一種結果,不是因。而你現在的因是:「我能夠察覺到我對你不恭敬,我馬上可以察覺到。」就像你們來聽課一整天,但是你不見得能夠察覺到你什麼時候不專心。
依此類推,如果簡單的你做得到,困難的你才有辦法做得到。簡單的就是我以上所講的:「我對人可以產生感恩的心、體諒的心或恭敬的心。」直到有一天,你才可以這樣講:「我對任何人的心都很清淨。」清淨的心是最困難的,這跟無常有關係。你不可以只對這個人恭敬,對另一個人不恭敬,因為兩個人都無常。「因為他善,所以我對他恭敬。」這個人雖然善,但是因為無常,所以他也有可能起一念惡;而另一個人雖然惡,但是他也會起一念善。因此,他們兩個人的善惡都是無常,所以你應該看到他們兩個人都是無常的。但是凡夫不是,凡夫看到好人、壞人,就把他定位成是什麼樣的人,這叫做常。你怎麼可以把他定位常呢?既然是無常,我對每個人必當禮敬。
聞後思惟:如何做到尊重所有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