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是叫你放棄你的經驗,也不是讓你不要有任何希望。我不講那些名詞,我只是問你是否看清楚真相了。真相就是每一秒都在變化,你的腦袋幹嘛要定格呢?你定在那裡,然後想要怎麼樣,預期發生什麼事情,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。譬如,你跟別人聊天要不要準備功課?聊天就是:「你跟我說什麼,我就跟你說什麼。」這種人叫修行人,很簡單,故禪宗曰:「物來則應,物去不留。」你完全不需要預設什麼立場。為什麼?預設任何立場都是妄想執著,你不知道因緣怎麼變,因為是無常,這才是你學的「諸行無常」。既然如此,你為什麼一直想你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情呢?我們常常因對未來無知而產生恐懼。我們很怕將來老了怎麼樣,害怕活到多大歲數時會生病。我們的潛意識就是這種狀態,執著常,真的很苦。這種人叫攀緣,叫背道而馳,叫違背真理,這樣必然就會痛苦。
如果有人告訴你:「我沒有做什麼虧心事,我的生活也過得很好,但是我不快樂。」你就要告訴他:「因為你違背了真理,所以你不快樂。」如果他問你:「真理是什麼?」你就跟他講:「隨緣。」他一定聽不懂。隨緣,講得更清楚一點,分分秒秒,主觀、客觀,各種的因素條件,無論是物質界的、精神界的,或是你心靈的層次,都不一樣。而且,你時時刻刻遇到的人事時地物都不一樣,所以它是變化無常的。你應該用什麼心來應對呢?「無心是道」,我不需要用任何心,我內在不需要有任何的概念。這不是放空,放空是你腦袋有個空。我的內在沒有任何概念,就是我的內心如同虛空。你看鏡子就最清楚,鏡子空無一物,才能夠清清楚楚看到所有的一切,這才是般若經典中最難學到的「般若無知」。所謂無知,即他完全沒有任何成見,沒有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一般人只知道《金剛經》的四相,卻不明白四見。誰沒有成見?有成見的必然是凡夫,因為你抓著那個概念不放,這樣就是常。你當悟到無常,既然是無常,請你不要抓任何概念,連真理也不要抓,因為無須抓。
我再講得更徹底,什麼叫正見?正見即心中不存一見,故曰: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你有一見就是有一物,有一物就是你生命的障礙,你怎麼會有智慧呢?從今以後,你當做一個練習,試一個月看看狀態怎麼樣。當然,你不要練習到下個月卻告訴我,你隨緣不來了。隨緣即,應該上課時你就要來。那麼,你應該如何練習呢?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,你時時刻刻都觀察它是無常,請你生起這樣的正見。只要你失去了正念就叫做失念。你失去了正念,因為你沒有如是觀無常,沒有念念觀無常。念念觀無常是你的內心世界,別人是看不到的。但是修行不僅僅只有你自己知道就足夠,如果你真的懂,你一定會展現出來,展現出來即叫做般若智慧。
聞後思惟:如何不活在自己的想法之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