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名眾中尊。」
能隨緣生活,就叫般若智慧的展現,即般若行。知道無常,你才能隨緣生活,其狀態是:他不會停留在過去心,故他不會抓著過去的經驗法則看待人生;他不會活在未來心,也不會有任何的期待或推理、推測;他也不會活在現在心,他知道現在念念都是變化的,所以他內在沒有成見、包袱,不預設立場。早上起來:奇怪!今天鬧鐘怎麼沒有響?不要生氣,沒有響就沒有響,不要拿起來把它摔在地上。起來就起來,不要起來之後,不小心撞到就很氣,無常,撞到就撞到!起來刷牙,用牙刷太大力碰到了牙齦,無常。出去拿早報,今天的報紙送到了隔壁,不要生氣。肚子餓喝羊奶,羊奶打開,裡面有一隻螞蟻……我所講的就是,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會一直變,你做任何事情不要預設任何立場。
從小事一直談到大事。今天起來,看到孩子臉色不好看,隨緣。吃早餐前孩子說:「早」,過來跟你擁抱,就隨緣跟他抱一抱。你認為這很簡單,然而你的內心世界並非處於這種狀態。你的內心世界是如此設定的:「我昨天那樣過,今天也應該是這樣過。」很多人有職業倦怠,因為他每天都做一樣的事,每天都過同樣的日子,覺得生活那麼枯燥無聊。難怪你那朵蓮花會枯萎,難怪你那一盞蠟燭還沒有燃燒就溶化掉了,因為你沒有用心生活。從今天開始注意觀察,每天都是不一樣,你會得到一個答案:「天哪!我誤會我人生的每天都一樣。自從我觀察念念無常,能隨緣過日子,我才察覺原來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。」人生那種的光和熱展現出來,生命是不一樣的。我不會活在一種擔心害怕,也不會活在一種欲求跟期待。
念念活在無常的人就是活在當下。突然之間,你內心的包袱會全部散落一地,太輕鬆了!你太興奮也苦,太過悲傷也苦,所以你內在完全不要有預期的概念,只有隨著因緣的變化而改變。這個修行的方法簡單,問題是很多人不明白隨緣修行,所以常常攀緣修行,即他離開當下,去尋找法門修行。
你不要活在「我隨著因緣的變化而面對」,這樣智慧還不夠。比如,我不太講話,遇到壞人我不講話,遇到好人也不講話,遇到傻人也不講話,這樣一定不對,這樣智慧還生不起來。你要隨著因緣的變化而改變,改變應對的方式,這是一種隨緣的狀態,那就是修行。比如,有時間做早課,你就做早課。沒有時間做早課,你就去做所發生的因緣須面對的那件事就好了,很單純。今天腿盤不起來,不一定硬要把它扳起來,你就躺著用功。「師父,我這個月很懈怠,因為我閃了腰。」你閃了腰,還可以用功。你的心有沒有閃了?我是叫你修心,不是叫你修腰!
只有兩個概念,一個叫無常,一個叫隨緣,就是這樣修,就又繞回來三法印。你們不要小看它,這個懂你就懂了,只是講深講淺,只是換湯不換藥,換其他模式,但是道理核心都是講同樣一件事情。所以,大家只要面對一切的境界,這個境界怎麼變化,我就怎麼變化來面對它。這樣就好了。你知道它是變化的,你自然不會執著,所以每一件事情你都清清楚楚。做很多事,但每一件事情你都不執著,因為無一法可得,沒有一物不變,何來執著?我連執著的心都不用起,因為連執著的心都是無常。如果你的心能清凈,則「名眾中尊。」
聞後思惟:如何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