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13 七月 2021 16:46

暢談六祖壇經(668)本無障礙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本體不需要你去追逐。我作一個譬喻:眼睛在追求眉毛,嘴巴在追求舌頭,它本來就在你眼前。你本來就是佛,只是你一直不肯承認、承擔。比如,你跟你父母從小就分散五六十年,當有一天你跟他們相遇時,他們一眼就看出你是他們的兒子,他們要認你,你不肯讓他認。同理,清凈法身佛當然是在心中,這並非指心中有個東西,而是心的本身是空性。很多人形容:「這個茶杯有空間,所以才能裝水。」這樣解釋空性是不對的,這是解釋空間。我們的心並非空間,空指的是心本來一點障礙也沒有,而非心本來是空的,亦非心本來什麼都沒有,否則就代表你的心起不了作用。六祖當初悟到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,五祖還說他「亦未見性。」即他只悟到本體,還未悟到作用。

  你的心本來是沒有障礙的,但是你的心現在明明有界限、障礙、包袱。比如,你到高鐵站,來來往往的人很多,你卻感覺到你跟他們不一樣,你覺得你是你,他們是他們;當你到陽明山去賞花時,你也覺得花是花,你是你;當你看夕陽時,你是你,夕陽是夕陽;當你看你的家人,你是你,你的家人是你的家人。你看到的是障礙,這樣看人生很苦,你跟你的家人、外面的陌生人是對立的,你跟花草是對立的,你跟自然界的現象也是對立的。這代表你的心不空,你的心是有障礙的。當你看事物停留在這種感覺,你在剎那之間會覺得自己很孤獨。古人講:「相識滿天下,知心有幾人。」這麼講的人一定沒有開悟,因為他很孤獨,他雖然跟很多人在一起,雖然歷經人生很多事情,但他永遠都是一個人在看所有的人。這樣的心是有障礙的。把這個障礙打開,當你看花時,就能感覺到是花在看花;當你在看夕陽時,就能感覺到是夕陽在看夕陽;當你在看人時,就能感覺到他就是你。這不是文學,這是你的心願意打開,這代表心通。跟花相處比跟人容易,你跟花相處都生起對待之心,你跟人能好好相處嗎?你看久了就要看到自己。

  學佛容易改變難。你看事物都是對待的,都用一個「我」在看這個世界,卻從未想過為什麼你和世間的一切是切割的。不改變自己的人就像一根會刺人的針,對它丟到水中,它依然是會刺人的針。它不但把自己孤立了,也隨時隨地會刺到別人、傷害別人。那根針就是「我」的存在、「我」的想法、價值及「我」的一切。你的想法本來是要讓自己更好,並非爬得越高的人會覺得越孤獨,不和別人融合的人就是一個孤獨的人。不跟別人融合,吃虧的一定是你自己。

  你覺得有一個你在修行,縱使有一個人在解脫,你也不要以為你解脫了,你只是自我欺騙而已。你還存在一個人在受苦的想法,你之所以會苦,就是你認為有一個人,你一直認為你的存在,但你的存在傷害最深的往往是自己,因為你無法打成一片。這跟你過去的想法都不一樣。每個人都想為自己好,但其實你任何的想法都是對自己不好的。你最大的錯誤就是抓著自己不放,認為你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我。你應該破除自我,不再像一根針,而是像一顆糖、一粒鹽,當把它丟在水裡,它似乎是消失了,其實它並未消失,因為整個水都變鹽水、糖水,這叫法身、千百億化身,這叫報身,即你跟整個虛空都是融合的。表面上你不存在,其實反而你全部都存在。過去只有你一個人的存在,現在的存在是這一切都是你自己。所以,把它放下,你會擁有更多。手抓一把沙,你會失去一片海。當你將那把沙放掉時,你就是大海。你的心為什麼要去追一片白雲呢?當你把那片白雲放掉之後,你就是虛空。

 

聞後思惟:如何回歸心本來的狀態?

閱讀 481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