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5 七月 2021 20:59

暢談六祖壇經(696)遇善知識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 

  若遇善知識,聞真正法,你要好好讀佛經,聞是學習的開始,你要從聞思修下手,聞的意思有兩種,一種是他教,一種是自學,在求學當中,有很多人是自學。一個人能自學,當然不需要靠別人。但自學成就的人幾乎是很少,縱使是六祖惠能,都要向五祖弘忍求法。我們不可以太貢高我慢,一山自有一山高,其理論與實修,還有很大的差距,你們來上課,即是他教,你們在家讀書即是自學,以我個人的學習模式,我只能自學,便是以經典為師,同理,你們聽課,雖然是他教,但是聽我講完之後,亦當自己看經典,看我講的對不對,每一個人都要有善知識,你若遇善知識,就當向他,好好請教,假如你此生沒有因緣遇到好的善知識,你也應以諸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為師。就像孟子的時代,孔子已經往生了,但孟子是以孔子為他的老師。蕅益大師學佛法也沒有真正的老師,他與蓮池大師素未謀面,卻拜讀他的著作,以他為師。你也可以好好看祖師大德的著作。比如,要以憨山大師為師,就看《憨山大師夢遊集》;要以蕅益大師為師,就看《蕅益大師全集》。當然,你要看,自己還是要下功夫,並非一般人就可以看得懂。你願意下功夫,你一定會突破。

  你可以最直接地以《六祖壇經》或《金剛經》一類的經典為師。但你若看不懂,或你看懂了修行無法突破,你還是要請教別人。有的道理,你講起來都對,但問題你就是開不了悟,那就是你實修上沒有下功夫。縱使你有下功夫,你也有盲點。這就是為什麼善財童子需要五十三參,這是一種過程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盲點,你沒有辦法問善知識。你去請教善知識,若不知道自己的盲點,對方幫你指出來,你有時候是不服氣的。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問題,便能夠承認它,接著很謙卑地請教善知識。善知識不見得大徹大悟,他只要有某方面能力比你強、比你專業,他就可以教你。

  你能遇到善知識,因為你過去有善根,有福德,故不可以少善根,福德,因緣,再來,善知識,在那裡,坦白講,你怎麼知道他是善知識?你要聞,真正法,好好閱讀佛經,在以此來印證,對你好的人,不一定是善知識,父母對我們最好,但有時候,他們的觀念不太正確,你要印證,就要看,這個人,講話是否符合經典,真正的善知識會告訴你何為正法。你當分辨,你聽來的是方便,還是究竟了義;是漸修,還是頓悟。譬如,叫你拜懺,那是方便,其深意在於要你懂得懺悔。你不要小看懺悔,一個真正懺悔的人就可以開悟。你聽我東講西講,好像任何方式都可以開悟。沒有錯!心只要回歸平靜,只要沒有障礙,你就能撥雲見日,就能開悟。我們常講: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心,學生不知道師長的心。你要知道一件事情的真正目的是什麼。比如,別人懲罰你,他真正的目的是為你好。

 

聞後思惟:如何找到真正的善知識?

閱讀 591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日, 25 七月 2021 21:18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