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26 七月 2021 14:50

暢談六祖壇經(700)回顧人生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 

  你應當自我反省。但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反省的。如袁了凡,並非開悟之人,卻能清楚地自我反省。每個人都有能力反省,但有的人不會反省,更是講不出一套系統。以曾子為例,他每天反省三件事:做人、做事和學習的態度:「為人謀,不忠乎?與朋友交,不信乎?傳,不習乎?」他清清楚楚知道他如何反省。無論修什麼法門,每一個人都一定要進入自己的內在,徹底懺悔。你拜懺之後會造業,因為你沒有真正徹底懺悔。

  假如你今年六十歲,現在的你就是一個結果。你懺悔要知道過去的因緣,因為這是過去的因緣造成的。無論你現在的結果如何,你都不要埋怨任何人。透過懺悔,你就知道發生什麼事:「為什麼我今天會如此?因為有那些因緣造成我今天的結果。」你應該靜下來,回想你過去十年到底發生什麼事情,從六十歲靜靜回想到五十歲。只要你願意,你的內心世界就會浮現出來,你就會看到。

  接著從五十歲回想到四十歲,在反省的當下,你的心時而平靜,時而很衝擊,時而瞋恨心生起,因為想到過去被傷害,或想到過去一些不如意,甚至你會難過。

  你再看下去,從四十歲又回想到三十歲。你不要怪任何一個人。你先生對你不好,你在氣他。但是,我問你:「你為什麼要嫁給他?」想到這裡,自己就靜下來。你覺得你的孩子很不孝,你很生氣。我問你:「你就不要生他就好了。你為什麼要生他?」他是你生的,你就是兇手。

  再從三十歲回想到二十歲。在成長的過程,你工作不穩定,感情很紊亂,人生觀不太正確,或遇人不淑。有個學生跟我講:「師父,我這一輩子都遇人不淑。」我告訴他:「跟你相遇的人,也會說他遇人不淑。」當你說別人,你一定要繞回來,是你自己不夠賢淑。

  接著,從二十歲回想到十歲。你這一段求學的過程,發生什麼事情?雖然少年無知,你到底在做什麼?其實你現在的種子跟你少年的種子還是一樣的。那個種子是存在的,你雖然已經長大了,已經六十歲了。但你現在的樣子,從你小時候就看出來了。你有看到你的講話、思考、動作行為的模式嗎?你一定有一個很強烈的模式,而且一輩子都是如此,你卻不自知。

  最後,假如你有能力回到最小的時候,到六歲之前,我就恭喜你,因為你已經清楚看到:你這一輩子是如何的,你為什麼會結婚、離婚、單親,你教育、人際關係等出了哪些問題。你回想一下,這些因緣早就存在,只是你一直都沒有靜下來看到。

  看到這裡,甚至有人會不小心看到前世。以催眠為例,催眠能讓你看到過去,甚至不小心看到前世。但我們這個不是催眠,我的目的不是叫你看到前世,而是看到小時候,看到你這一生其實都是因和果,都是與你有關的。你能靜靜觀到這個樣子,你的內在就能重新洗滌過一遍,你方有力量改過,從而確定:「其實一切都是我。」你的怨恨才能止息,不再怪任何人。

  你透過這樣的方式靜靜回想下去,但不是找出事情,而是找出原因:「是什麼原因讓我現在這個樣子?讓我這麼痛苦?讓我這麼恨這個人?讓我現在這麼害怕?是什麼原因讓我失去了自信?讓我自甘墮落?讓我悲觀?」你自己去看。

  這就是整套流程,你不可以跳。你要這樣推,才能清楚地看出來,才會把這一輩子的因和緣,看得相當清楚。寧可活著時倒帶看自己,也不要等下了地獄,閻羅王在鏡子中,倒帶讓你看你的一生,不讓你狡辯。你現在懂得懺悔還來得及。你靜態時,即沒有什麼事可做時,可以這麼看。在日常生活,你則要保持平靜。就這樣修,修下去就不得了。懂得懺悔的人有戒,懂得平靜的人有定慧,你就是在修戒定慧。

 

聞後思惟:你願意去梳理、看清你的一生嗎?

閱讀 50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