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9 八月 2021 16:32

暢談六祖壇經(723)三界唯心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了。他成佛是什麼意思?我們用這株蘭花,釋迦牟尼佛有沒有用它呢?蘭花對於釋迦牟尼佛有沒有用?我們在吹電風扇,電風扇對釋迦牟尼佛有沒有用?你會說:「釋迦牟尼佛不用吹電風扇。」這樣,成佛到底在幹嗎?一成佛,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對他沒有用,那他成佛幹嗎?他不用看醫生,不用買棺材,不用吃飯,也不用看電影。他什麼都不用,這樣成佛是什麼狀態?

  不要把佛看得這麼遙遠!釋迦牟尼佛就是活在這個世界,只是他很清凈地看這個世界;我們也活在這個世界,只是我們很不清凈地看這個世界。你這麼不平地看待這個世界,縱使你講的話都對,可是你不快樂有用嗎?比如,你參加辯論比賽第一名,你不快樂有用嗎?你辯論第一名幹什麼?不是要辯誰第一名,不用辯才快樂。因為你再怎麼辯,你對真理的闡述都是不對的。

  你的內心世界永遠都是歪曲的,所以你不能清清楚楚看到這個世界。就像死亡,那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。你還會擔心死亡這件事,可見你是多麼不正常的人。這麼正常的事,為什麼我們至今仍不能接受呢?我們並不是說一些反常的事情,比如,把你丟到火山裡面,看你能不能接受。

  你的潛意識不肯接受,你就會恐懼、害怕、痛苦。你會苦到死,死後繼續苦;因緣到了再出生,出生再繼續苦。你的苦不會因為你的死亡而終止,因為你的心是苦的;你死了以後,你的心不會因為你的死亡一起死,因為它是存在的。所以,每一個小孩子投胎來到這個世間,不用學習,他的內在就有不同的特性、種子。有的人以為小孩子不會害怕。嬰兒假如不會害怕,為什麼會受驚嚇?害怕是他學習來的嗎?他剛投胎而已,還沒有學習。他不用學習,內心世界就有害怕。

  公平是你自己想的,一切都是美好是你自己想的。有一天你開悟了,但是有一天你一定會死亡,你死亡那一天美好還是不美好?這些形容詞根本就不存在,你形容它沒有意義。死亡就是死亡而已,你形容它做什麼?同理,我們現在還沒有死亡,活著就活著,每天皆如此。

  佛法講活在當下。比如,我們倆出去,看到天上的白雲,看就好好看,不要邊看邊哭,邊看邊笑,或者批評白雲長得難看。我用白雲的譬喻,你會覺得:「真是神經病。」其實你看我,你還不是神經病?「師父,你今天好莊嚴。」「師父,你今天怎麼樣。」你不用這麼看我。你就看我這個人,無論我是個什麼人,請你尊重我就好。但是太難了,只要是人,就一定帶著傲慢投胎。每個人都有傲慢,所以我們根本無法對人真正尊重。所以,大家都很苦。比如,他傲慢,我也傲慢,兩個傲慢的人在看,兩個人都苦。

  我這麼形容,有一些話你並非真懂,但你會誤以為你真懂。如佛門常講: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。」但你不見得能體會到。請問,我現在在看誰?在看人是不對的。在看觀世音菩薩?我沒有那麼高尚,這也是不對的。我在看我的心。你很美,是我的心;你很有智慧,是我的心;那是沒有人,也是我的心。

  你體會到,你看到的都是你的心,你才會懂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。」我看到的就是我的心,那我要抱怨誰?我說你很差勁,就代表我的心很差勁,否則我就不可能看你很差勁。我們還以為對方很差勁,其實是自己很差勁。學佛法能這樣看,你看久了就看出功夫。有一天,你才會講:「我終於懂了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你就有機會開悟。

  我看到的只有我的心而已。表面上你有你的世界,我有我的世界。但當我在看你的世界,你的世界已經是我的世界了。同理,從你的角度來看,我的世界已經變成你的世界,事實上是你的世界了。懂這個概念,接下來你就不會在這個圓打轉,你不會被這個境界所轉,你反而能轉這個境界,故《楞嚴經》曰:「若能轉境,即同如來。」即是此意。



聞後思惟:你能看到你的心嗎?

 

閱讀 90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