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五千多字,《心經》兩百多字。其實佛法不用多,任何一句話真懂,比如,活在當下,你就懂了就懂了。事情其實都很單純,但我們想得太複雜、太困難了。就像大家若不自尊心作祟,很多事情是很容易解決的。低頭、認錯這麼難嗎?自尊心換來什麼?可以換到三斤麵粉嗎?自尊心只是換來一生的痛苦,你怎麼這麼愛自尊心?
眾生希望我們帶給他利益,凡是有人帶給他利益,哪一個眾生不歡喜呢?你只要遇到任何人,不管是外面的人還是家人,你百分之百願意帶給他們利益,你跟所有的人相處就能很快樂。眾生希望你給他利益,你偏偏不給他利益,還要跟他計較:「為什麼要我給你利益?為什麼他不給我利益?」他要,你就幫助他,這樣他快樂,你也快樂。為什麼大家做不到?到最後變成兩敗俱傷。家人不快樂,在公司上班同事不快樂,跟朋友在一起不快樂,跟同參道友在一起也不快樂。
其實,到最後都是一種態度問題。做得到的部分,我坦白地跟大家說我做得到;做不到的,我就坦白地說我做不到。我跟別人在一起,我一定有這種心態:「我能夠給你什麼利益?」但是,我能幫的只能透過講話,我也沒有辦法在物質上幫助你。不管你這個人怎麼樣,只要你跟我碰面,只要你有因緣跟我在一起,我一定朝向利益你的角度跟你講話,這已經變成我的習慣。很多人沒有這種習慣,只容易有一種習慣:他只顧自己想講什麼,他把話藏在心裡很難受,他想講什麼就一定要講出來。
你講的話對別人沒有利益,你為什麼要講給別人聽呢?或是,你講的話跟別人沒有關係,你為什麼要浪費別人的時間?既然已經做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了,你為什麼不願意利益對方呢?利益對方,你根本不會有損失;但是你不利益他,他不會快樂。你若不相信,你找一個朋友,你抱怨給他聽,其實你不快樂。雖說這是一種發洩,但問題並不代表你抱怨完了,你心中的怨恨就會消失。
人最不尊重的就是自己。你對自己很清楚,你也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。你一直在抱怨,表意識你知道你在抱怨,你的潛意識還越來越瞧不起自己,只是你察覺不到而已。越瞧不起自己,就越不愛自己;越不愛自己,就越不快樂。你應該很清楚、勇敢地看到自己,即:你的想法、模式、人生,讓你不快樂。既然如此,就要趕快去過快樂的人生,即:凡是跟我有因緣的,我只要跟他在一起,我的身、口、意三方面都願意利益他。不管他是誰,不管有情、無情。比如,我看到這盆蘭花,我也想利益它。我欣賞它,跟我欣賞你,都算是一種尊敬、尊重。我要好好照顧它,好好幫它澆水,有時候還要把它拿出去曬陽光,有時候還要修剪它。不管它是不是我的,它是隔壁的,還是公家種在公園裡的。我利益它有沒有功勞、功德不重要,問題是,利益它我會快樂,我根本不需要別人表揚。同理,我們利益別人,不是希望別人回來讚美或感謝我們,而是我們當下就很快樂。但很多人不是利益別人,而是想要改變別人,這不太一樣。我利益你,不見得要改變你。
聞後思惟:你是否願意從眾生的利益出發看問題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