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就是修行。你若不能活在當下,你當提醒自己:你現在又胡思亂想;你現在又散亂了;你現在又沒有專心去做一件事情;你的心就是這麼不老實。凈土宗常講「老實念佛」這四個字,關鍵在於老實二字。內心老實,念佛才有用。同理,你有老實在做每一件事嗎?你沒有,你也要承認,你也要看到你自己這個人。為什麼一般人都不老實?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所以他東想西想。比如,你難得靜下來喝茶,你為什麼不要享受這個片刻的寧靜?你又邊喝茶,邊想東西;邊想東西,又想要喝茶。要想,你就專心想;你想喝茶,你就好好地喝。一般人做不到,他在做任何一件事情,他的內在同時有好幾件事情,一直轉、一直變。
我們何嘗老實過?修行不離開止觀二字。且不談觀,先談止就好。內心老實就止了,你的內心就是不老實,所以你的內心止不了。又想修行,又想談戀愛,又想成家,又想買房子,又想玩股票,又想買樂透,又想來拜訪師父,又想要度化同學。你的腦袋在想什麼?自己也不知道。你不要那麼複雜,也不要學很多的技巧,你只要學老實。夠老實,你自然就會有智慧,因為你百分之百老實,你的內在必然很安靜、寧靜、很穩定,你做事情必然腳踏實地。如此,你才真正能一門深入,你的智慧才能打開。
有言道:「當下就是起心動念。」有的人根本聽不懂這句話,既然聽得懂,也沒有辦法用功。單純跟他講一個事,他還清楚。你讀了這麼多佛法,只要切記一句話:「但以假名字,引導于眾生。」這句話懂了,你就懂了。釋迦牟尼佛可以創造名詞,我們也可以。任何的名詞都是假名。,這就是為人說法很重要的關鍵。大家要改變觀念很難。比如,外面有樹,有的樹葉還是很翠綠,但有的樹葉已經枯萎了。但是一般人就不會欣賞枯萎的樹葉,他不太想看。你欣賞翠綠的樹葉,也應該欣賞枯萎的樹葉,你要練習。同理,你一定會喜歡某些人,或是比較喜歡某些人的表現;但對另外一些人的表現,你可能連看都不想看,甚至會瞧不起他。
你的心根本沒有辦法用心,你做不到:「看到綠色的葉子是我的心,看到枯萎的葉子也是我的心。」如果你懂得欣賞,你的心是活潑的、充滿生命的。否則,你的心一樣是枯萎的。能夠欣賞表現好的,也能夠欣賞表現差的,就代表你這個人看人是沒有偏見的,你的內心是寧靜且美好的。你看人有好和壞,就代表你的內心世界是如此地不平等。好好看,你就看到自己怎麼是這樣的人。當下止息,將一個醜陋的人變成一個美麗的人,將一個醜陋的心變成一顆光明的心,僅此而已。
當下止息,不要再想了。就如同你問:「師父,我走進教室,看到教室都是黑暗的,該怎麼辦?」把電燈打開就好了!「師父,我看我的內心,東看西看都是黑暗的,怎麼辦?」把智慧生起,點亮你心中的那盞燈。「點燈要多久?」開、關要多久?你只要願意,你就可以。有人講:「找不到開關。」煩惱即菩提,煩惱就是開關。你說:「師父,我找不到我的心。」你現在的心怎麼會找不到?「師父,我很醜陋。」那個醜陋就是開關。「師父,我的心很煩,」煩就是開關,那麼大的開關你看不到?煩從那邊煩,開也要從那邊開。
聞後思惟:你甘願止息你的心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