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你不要用即是用,叫你用即是不要用;跟你說空即是有,跟你說有即是空。這朵花的真相你怎麼講都不對。悟,是要悟到它的真相,那就是空。比如,佛經曰:「自悟自行自性功德。」自悟,悟的就是空性,即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接著,悟後要起修,修的不是空,而是貪嗔癡,因為空不用修。無論有修沒有修,你的空本來就如如不動,因為自性本來就沒有問題,是圓滿的。而你雖然悟到自性是空,但你的內心仍有貪嗔癡的障礙,所以你要把貪嗔癡修除掉,這叫體和用。
蘭花就是蘭花,我怎麼形容它,它就是空性,所以我靜靜欣賞它,就是與空相應。你看到我,我生命的本質是空,但是我今天來這裡上課,就是展現我生命的一種方式,這就是妙用。所以,空不透過因緣,是不能展現出來的。同理,我是個種花的花農,我知道我欣賞純粹是欣賞,但是我要展現蘭花的特色。如果,我展現的目的是讓我迷失,就是不對。文明的進步算是一種展現,卻讓很多人迷失,這也是事實。
蘭花就是蘭花,你用任何概念去形容它是沒有意義的。我們的思想最早從符號、圖像而來,接著透過語言、文字、造字,漸漸這些概念堆積成為我們的思想,我們的內心就不再平等、清凈。所謂怎麼形容它都不對,就是叫你不要被這些假名所騙。真理是沒有辦法形容的,是離開任何腦袋的概念,佛法曰心、意、識,你要直接印證到空。
欣賞就是欣賞,欣賞的當下,本身就是一種作用。買花的人是純粹欣賞花,而賣花的人則不然,他還要賣花。我欣賞花是作用,他賣花也是作用。欣賞花的人比較快樂還是賣花的人呢?兩個都可以快樂。很多人不能快樂,因為在賣花的過程中,他產生了很多想法讓他不快樂。如果賣花的人希望每個人買花去美化他們的家,他儘量以服務的心態來做,他的苦就會很少。但如果他以利潤、成本考慮,他本身就會痛苦。買賣做生意,無論是大生意、小生意,有一個原則:該給別人賺的,就讓別人賺,不要計較那麼多。不管交易任何東西,無論你是買方還是賣方,是原價還是殺價,都用這個法則。這個法則我屢試不爽。
我談的概念,你們的理解一定要圓滿。我東講西講,一定不離開緣起性空、性空緣起。當我強調一邊,並不代表另一邊就不是。我用各種方式形容,只是希望大家真正能懂。真正空的意義在於,這樣你才不會執著。不懂空,你一定執著。再來,瞭解生命的本體,但生命卻不能展現,這樣就沒有意義了。生命的展現要透過各種因緣。你若透過各種因緣,卻被境界所轉,那遇到境界你會痛苦。所以經典告訴你,遇到任何因緣,你都應該隨緣接受。這些因緣必然有它的因緣果報,你一接受之後,它必然會過去,因為諸法無常。你若心中對它產生反彈,它不但不過去,反而還會增強,從而使你更痛苦。我每次所談的,希望你能從各種角度,清清楚楚去明白。
如果能以母親的心來對待眾生,你必然成佛。但是,你的這顆心是要無條件的,是不可以有所選擇的,也就是你要充滿大愛。
聞後思惟:如何展現你的生命而又不執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