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2 八月 2021 21:02

暢談六祖壇經(742)一念生慧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不管你以前有多蒙昧、無知、幼稚、愚癡,你只要一念之間能生起智慧,愚昧就會消失。假如有一個人從小到大被人家叫傻瓜,有一天他頭腦清醒了,人家自然就不會再這麼叫他了。佛有一個弟子叫周利盤特,他過去很愚昧,但當他有機會觸動他的心時,就在那一剎那,他就證果了。這是從理上來講,就是我們的內心世界願意轉一念,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。

  你發生什麼事情,真的這麼痛苦、悲哀,這麼沒有希望嗎?那都是你想的。昨天的太陽比較好,還是明天的太陽?是前面那個人比較好,還是後面那個人?是這件事比較倒楣,還是下一件事?不要用你的判斷一直認為怎麼樣,那是沒有意義的。一個人也好,兩個人也好,一家人也好,一群人也好,只要你觀念正確,我管你幾個人。

  同理可證,不管你是負債還是有所積蓄,日子都要過,都要快樂地過。如果你一直認為,一定需要什麼,你才會怎麼樣,這樣其實不難。就像小孩子,如果他要一顆糖就不會哭,就很簡單;如果長大要一台摩托車,買給他,他就會快樂,這很簡單;如果再長大,他要娶一個老婆,你就找一個嫁給他,這也很簡單。如果你提出條件,我來滿足你,我覺得都很簡單。你不要被騙了,不然你提出條件,你只要提出條件,我們就滿足你,你還是不會開悟。快樂、幸福、平靜是不需要太多東西的,它只要有一個東西,那就是正見。

  一燈能滅千年暗的譬喻,六祖既講理,亦講事。從懺悔的角度來講,事懺也要理懺,理懺也要事懺。你做錯事情是因為因緣、事項的問題,所以你要面對事項的懲罰。你以事項的道歉、賠償或和解來處理這件事,這叫事懺。從理上講,這一切的一切,從一開始一直到結束,無論功、過,諸法本是因緣生,因緣本是空性,故悟到:「罪性是空。」這才是理懺。此二者要同時做。

  一燈能滅千年暗即是頓悟。我們未覺悟之時,長夜漫漫,好像活在暗無天日的黑洞之中,已經很久很久了。你有幸一讀佛經,就像遇到一盞明燈,你應該痛哭流涕。你有感覺到這一盞明燈嗎?這一燈就像三寶,就像經文。遇到這一盞燈,你的福報是很好的。但是有這麼大的福報,你不會應用就可惜了。你入寶山,不要空手而還。我們愚昧多久了?我們生生世世,甚至在無數劫當中,都是這樣生死輪回,因為我們真的是愚癡。所以一悟便悟,你不要以為開悟之後會再迷失,否則你一定沒有開悟。有些人在探討是否有隔陰之迷,迷就沒有真正悟,假設他還會有隔陰之迷,就代表他悟得不徹底。


聞後思惟:如何一念生起智慧?

 

閱讀 528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