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26 八月 2021 13:56

暢談六祖壇經(747)言下便悟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皮肉是色身,色身是舍宅,不言皈依也。但悟自性三身,即識自性佛。
  吾有一無相頌,若能誦持,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。

  你要皈依,不是皈依這個身體,因為「皮肉是色身,色身是舍宅,不言皈依也。」身體可以讓你善用,但是你不要執著它。比如,你要種田,你去買個鋤頭,你就好好地用它,用到它壞了就好了。身體拿來用,用到不能用就好了。「但」是,你若能「悟自性三身,」清清楚楚看到此三者的運作、關係,你「即」能認「識」你的「自性佛。」也就是:佛性的體、相、用,從你的本體、言行一直到你的智慧都認識。

  「吾有一無相頌,」一般人都會把它背起來,就像你們背《心經》。但問題是,沒有一個人依教奉行。六祖很瞭解我們,他要我們「若能誦」,即背誦,還要「持,」即依教奉行。你們不要背起來就好像功課做完了。但如果你連背都背不起來,要做就更困難.

  「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。」我們的罪不知道累積多深!我們多生累劫的習氣,又何能在此生把它消除呢?如果你按照這樣的角度來想,絕大部分人都會放棄。六祖曰:「一燈能除千年暗。」一個深山古洞假設一千年都沒有燈光,只要燈光一打亮,黑暗頓時就消失。你有沒有領悟這句話,產生一種頓悟的感覺呢?你此生就有無限的希望,並非黑暗一千年,你就要透過一千年才能消除這樣的黑暗。

  六祖講「言下」,他沒有跟你講慢慢,你背起來,沒有真正觸動,你也做不來。他希望你言下由迷轉悟,讓你除去你內在的罪過。六祖不僅開悟見性,而且大徹大悟,幾乎等同於佛的境界,他講話一定能承擔,一定負責任。他說「言下」就讓大家累劫的罪消失,你相信嗎?你若是懷疑,就代表:第一,你對法義不深入;第二,你也沒有信。理論已經講得很清楚,假設有個山寨,寨中有個山大王,他管一千位小兵。若是按照你的模式,要把每個小兵一一綁起來,一一把他們降伏,再來抓那個王,時間就要很久。你何不擒賊先擒王呢?

  這個概念很容易理解,但是很多人在修行時偏偏不懂得用,那些小兵他一個一個地抓,那要抓到什麼時候?比如,你脾氣不好,你的脾氣就要改好;比如,你有嫉妒心,你的嫉妒心就要消失;比如,你吝嗇,你就不要那麼吝嗇;比如,你上課總愛翹二郎腿,你就不要翹二郎腿……你這麼修行,當然很久。做事情要有效率,修行也是如此。這並非投機取巧,也是要老實修行,只是早一點知道怎麼修、怎麼契入。

  不會修行的人,修越久就越容易退道。比如,你去爬一座山,爬了很久還沒到,你是很容易掉頭回來的,除非你確信前面還有多遠。假設它有指標或標公里數,你還清楚,但沒有標誌的山,你爬起來相當不踏實,因為你是外行,你不明白它的盡頭在何處。你讀了《壇經》,假設你相信六祖所講的道理,他告訴你應該怎麼做,他講得很清楚,你不應該再懷疑。


聞後思惟:為什麼言下就能悟呢?

 

閱讀 599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