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到公案,很玄。我講的話夠具體吧!是你的觀念不願意當下把它去除,然後猛然覺醒:「本來就是如此!」古人說知足常樂,而你卻不知足。你根本沒有資格不知足,因為你已經擁有很多,只是你沒有看到你所擁有的。你要能真正看到你所擁有的東西,而不是只停留在一種理論上。理論不能讓你開悟,實證的東西即:「我實際看到,確實如此,沒有錯。我看到了,我實在是沒有資格說我不幸福、很痛苦,我實在是很滿足。」當你的內心能滿足之時,你的幸福感就隨之而來,你的心也就平靜下來了。
我常問念佛的人:「你念佛是否能念得很幸福?如果你覺得很幸福,你的心就會很平靜。」根源在於一剛開始不知足,因為你認為你缺少,你的生命有缺陷,你的人生有遺憾,所以你有滿肚子的抱怨,那就是你錯誤的概念產生的副作用讓你不快樂。
聽我的課,你的內心世界還是無法肯定自己能聽得懂。下個月,不是你往生,就是我往生,你應該當下就聽懂。你有錯誤的觀念:第一,你不隨緣;第二,你不盡本份;第三,你心有所求。隨緣,即隨著因緣。你生病了,有什麼好傷心的?有什麼好恐懼的?生病不是很正常嗎?別人說你是非,你有什麼好難過的?他又沒有學過真理,他不講是非,你叫他講什麼?別人看不起你,也很簡單,如果他看得起你,那不是有鬼嗎?好的因緣、不好的因緣、順的因緣、逆的因緣、善的因緣、惡的因緣,你要隨那個因緣坦然接受。有人讚美你,你也隨著因緣接受;有人誹謗你,你也不必難過,靜靜去思維,看自己有沒有過失。若沒有過失,放下不就好嗎?一切不如意,那不是很正常?一切如意,那不是很反常?你不覺得事事如意是很反常的嗎?我管你如意或不如意,還不都是無常?你兩相情願,希望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,根本就是癡人說夢話。
明理的人、悟道的人、修行的人,不求好的事情都發生在他身上。這就是真正隨緣的人,他懂得因緣,所以他能隨順那個因緣,能坦然接受那個因緣。消業障最快的方式就是接受,當下坦然接受,你才不會以牙還牙,或一報還一報。不求順利,才真的是隨緣。故佛家有言道:「三分病好修行。」即不去求沒有病,並非一點生病都不能接受。很多醫生老實告訴你:「有百分之七十的病根本就不需要吃藥,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病吃藥只是暫時,只有百分之五的藥好像能短暫地去解決這個毛病。」一切都是心病。一切還不是你心中的病?
你不盡本份:做父母的不像父母;做子女的不像子女;做老師的不像老師;做學生的不像學生;做師父的不像師父;做信徒的不像信徒。那一天,我去買一盆盆栽,老闆看到我很高興,對我說:「師父,我以前也很想出家。」我說:「那很好啊。」他說:「我想想之後,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我就決定不出家了。」我說:「這樣也很好啊。」他又說:「我現在雖然在賣園藝,我還是隨緣度化。」我說:「這樣也很好。」接著,我站著,他就跟我開示很多。開示到最後,他問我:「師父,你要買哪一盆?」我都不好意思說我沒有時間去看。最後他跟我作一個結論:「還是老實念佛。」我說:「不對。」他嚇一跳,因為我從頭到尾都在讚歎他。「師父,哪裡不對?」我說:「第一,要老實做事;第二,要老實做人。這樣的人才真正有辦法老實念佛。」
聞後思惟:你能坦然接受一切的因緣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