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6 九月 2021 14:58

暢談六祖壇經(766)只問汝心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 

 

  尼乃執卷問字,師曰:字即不識。義即請問。尼曰:字尚不識,曷能會義?


  《涅盤經》有四十卷,古時候都是卷軸的,無盡藏比丘「尼乃執」其中的一卷,向六祖請「問字,」可能不是問那個字如何念,而是它是什麼意思。六祖大「師曰:字即不識。義即請問。」依一般人的觀念、腦袋,實在是不能理解:「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事?」。我們一般人也會有這種反應,有時候你們會拿《壇經》問我:「師父,這個字是什麼意思?」六祖不識字,因為他以前的環境,母子二人生存都有問題,他怎麼會有能力上私塾呢?

  有人問我佛法的問題,比如什麼是密宗,或問唯識的名相,我會回答他:「我不懂。」我接著講:「我這個不懂,但是你要問佛法可以。」你問這些問題,我不見得要按照你問的來為你解釋。佛學的名相,你可以去查佛學字典。並不代表每個名相我都懂,我不會刻意去記它。我會告訴你:「你要問你的心, 我跟你說。」有時候你的問題是亂問。比如,你問什麼是密宗,你這麼問是什麼意思?「沒有,師父,我只是想要知道。」你知道那個要做什麼?比如:「師父,你可不可以跟我說一心三觀?什麼叫中觀?什麼叫空觀?什麼叫假觀?」我一般都說不知道。有時候說不知道,是真的不知道;有時候說不知道,是你問這個幹嗎;有時候說不知道,是說你查字典就好……我只是要問你:你到底要幹什麼?你若是要問知識,我不跟你談知識,這沒有意義,我只是要解開你執著、妄想、煩惱的問題。你不用看佛經看不懂一些名詞,就覺得這些名詞障礙著你。你看不懂沒有關係,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一種敘述,要讓你瞭解自己而已,沒有什麼其它的意思。你只要願意瞭解你自己,這就是諸佛的本懷、本意。

  無盡藏比丘「尼曰:」你連「字尚」且「不識,曷能」體「會」整個句子的涵「義」呢「?」她的話聽起來很不屑,這就是腦袋的概念。你看公案,你用你的常理是推理不出來的,否則你的問題早就被你解決了。在佛法中,常常講這麼一段話:一個人,縱使能夠演說三藏十二部經典,就是縱使他能夠把整個大藏經都講給你聽,他都不見得開悟。比如,以胡適先生而言,他有九個博士學位,他讀了很多書。但是,他有沒有煩惱?比如,中國哲學、東方哲學你懂,西方哲學你也懂,很多學問你都懂,但是你有煩惱,你懂的東西不能解決你的煩惱,那你懂什麼?你們這樣會不會推敲了?就像一個人告訴你,所有生病的藥他都會,但是他始終不能治好他的病,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好醫生。《壇經》的文字你都懂,你都可以解釋出來,且講給別人聽,但是你不用高興,因為你有煩惱。我常常看我自己,我有煩惱,就是我不懂。重點之處在于,六祖不是要認識字,而是要認識他自己;而我們認識字,卻不認識自己。此兩者是不同的。

聞後思惟:你是怎麼讀經典的呢?

 

閱讀 480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