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6 九月 2021 18:00

暢談六祖壇經(770)心甘情願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 

 

  你們聽我的課似懂非懂,好像有道理,但又不知道如何講,真是啞巴吃黃連,有苦說不出來。我是要讓你們吃蓮花。假如別人告訴你哪個方法是最好,你就甘願這樣做的話,世間的人心就簡單了。比如:「人要有一技之長。」那你學一技之長不就好了嗎?有同學說:「學一樣技術也要三年四個月。」我說:「如果你學專業需要三年四個月,也值得你去學。」反正你已經混了幾十年了,三年四個月算什麼呢?同理,假如跟你講:「你就讀《壇經》就好了。」你的心不就早就定了嗎?你家一定有其它佛經,你只願意讀《壇經》,我就不相信。很少有跟對方一講,對方就甘願如此的,你的心很難擺平,你應該知道你在做怪。

  哪一個方法對你有用呢?重點不在於那個方法,而在於你的內心世界。不是禪宗比較好,凈土宗比較好,還是密宗比較好,是你的心不老實、不甘願,是那裡出了問題。你應該做一個實驗,我已經跟一個同學實驗十幾年了,今年問他,他是一個方法,明年問他,他又是另一個方法,下一年再問他,他又回到原來那個方法,繞來繞去,沒有一個方法是固定的。你不需要固定一個方法,你只要安定你的心就好,聽起來很難。要學一個方法簡單,你就回去念六字大明咒,你就回去念一句阿彌陀佛,這個方法誰不會?不是那個方法很困難,你怎麼都在研究方法?你研究方法等於在研究文字,你為什麼始終都不能夠瞭解?「那一顆心叫它不動,不對,你讓它動來動去不對。那我該如何是好?」

  如果春天是真理,其實一切都是真理。如果你不能夠領悟、感覺到春天,就代表你一切都不能領悟。每一個人都經歷過春天,但是你虛度了春光,因為你沒有感受春天。就像一個人虛度了人生,沒有感受到生命。一個沒有感受生命的人,他這一輩子都活在煩惱當中;一個沒有感受春天的人,他怎麼知道春天的可貴呢?春天是什麼,他也沒有辦法說。但是,當他體悟到春天之時,他就很快樂,他就沒有煩惱,他就笑嘻嘻,他遇到什麼事情看起來都沒有事。別人看他,感受不到他是在快樂什麼。他悟到什麼,他也講不出所以然。縱使他講給你聽,你聽起來也感覺不到怎麼樣。

  領悟道理的人跟你還是一樣,並非開悟之後,他從此買樂透就會中。中與不中,他都是自在的。而我們只能勉強這麼說:「能中最好,不能中也沒有關係。」其實就是為自己找個臺階下。有的人表面上很明理,其實他的明理還是不自在的。就好像有一個皇帝,他問惠忠國師:「國師,你佛法悟到什麼?」惠忠國師指天上,問他:「陛下,你有沒有看到天上的白雲。」皇帝笑笑說:「有啊,我有看到天上的白雲。」惠忠國師說:「陛下,天上的白雲已經被定在天上了。」意思就是,皇帝以為他學佛法,他就要像白雲這麼自在。但是惠忠國師暗示皇帝說:「那一片白雲已經定在天上。心中有一片白雲飄來飄去,那並不是自在,因為那一片白雲就是你的執著。」



聞後思惟:你願意老實下來嗎?

閱讀 455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