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又曰:汝名什麼?曰:法達。師曰:汝名法達,何曾達法?
六祖大「師又」問「曰:汝名什麼?」法達答「曰:法達。」師父為弟子取法號,很多時候都是依據特定的涵義。你可以用你的法號來自我提醒。禪宗最會機會教育,連名字都是一個機會。
六祖大「師曰:汝名法達,何曾達法?」不管你學佛多久,你通達佛法了嗎?還是一知半解,或似懂非懂,或以管窺天?你學了《壇經》,按理講你不應該只管這本經。《壇經》如果只講它自己的經義,它就不是妙法。這本經你懂,你所有佛法就都通達了。
同學曾對我說:「師父,你前幾節課就把佛法的總體講完了。」坦白地講,並非前幾節課,而是我每節課都把佛法講完了,但問題是,每節課,你不見得真的懂,所以我才一再地闡述。還有同學跟我說:「師父,我聽你的課都二十年了。你二十年來都在講同樣一個議題。」的確,我再怎麼講,也都是在講「心」。但你還是不明白自己的心,你還是不能通達佛法。
我今天早上坐捷運的時候,無意中看到外面有人掛一個布條,上面寫:「藏傳佛教不是佛教,喇嘛不是僧人。。寫這樣的話的人一定是對佛法不瞭解。他表面上很排斥藏傳佛法。無論是藏傳,還是南傳,或是北傳(即漢傳)佛教,你懂,你就不會亂誹謗。
一樣的道理,你通達佛法,就不會因為學禪,你就批評凈土,也不會因為學凈土就批評禪。現在很多道場,與其說是禪淨雙修,不如說禪淨不分。有少部分學禪的人,你跟他說阿彌陀佛,他是不回應你的。他的意思是,他是真正學禪的人,不跟你談阿彌陀佛。我也跟這樣學禪的法師私底下聊過。我說:「哪一法不是禪法?哪一法不是佛法?阿彌陀佛礙到你嗎?」阿彌陀佛就是你好、吃飽了沒的意思,只是人家跟你打招呼,你這麼掛礙嗎?還有人,人家跟他說阿彌陀佛,他就說釋迦牟尼佛,因為他是學禪的,他認定釋迦牟尼佛。六祖大師分明說「我此法門一切無礙」,我們對佛法當通達。
只要將偏見拿掉,將心防去除,將傲慢放下,任何人來上課都可以開悟。你們一直想要找好的老師、師父,但從來沒有問過你們自己是不是好學生。你們不是好學生,遇到六祖也沒有用。很多人都說:「師父,我要當一個好的信徒。好的信徒就是,師父你每次來上課,我都包紅包給你。」這樣你不會開悟,我拿到的人福報也不會比較好。是你的心竅未通。願意放下任何的成見,你看壞人也沒有那麼壞,其實傷害你的人,你再看他,你的內心就會漸漸轉成感恩。上課也是一樣,不管對方是誰,一切都是我們的善知識。善知識不一定要開悟見性之人,問題是你的心不打開。誰不可以啟發你呢?比如,有很多卡通影片,你是用什麼心去看的?難道一定是要看電影才能夠啟發你嗎?難道卡通影片不能啟發你嗎?
我建議你要無心:以無心來聽課,以無心來看這個世間,用無心來看待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。無心不是沒有心,而是無一切心。有心就是有「我」,就是有成見,就一定有我的看法,有我過去的經驗和影像。無心,佛法才能通達。你看蘭花要無心;你看電風扇要無心;你看市立公民會館要無心;你看這些同學要無心……你無心很容易看到你過去沒有看到的東西。我作個譬喻:一般人都認為生病一定是痛苦的,但我們幾乎都會生病。當你生病的時候,你就苦不堪言;你一定覺得開罰單是痛苦的,你被員警開罰單的時候就會很氣;你一定認為汽車拋錨是痛苦的,當你車子拋錨的時候,你怎麼辦呢?如果你覺得它是什麼,你的概念就是錯的。這是什麼?你說這是茶杯。你這個概念對凡夫來說是對的,以真理來說是錯的。因為,我過一會兒不小心把它掉到地上,那一堆你就不會說它是茶杯,你可以說它是碎了的玻璃。
聞後思惟:你可以不用自己的看法過人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