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01 十月 2021 20:00

暢談六祖壇經(810)自心不達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師曰:法達!法即甚達,汝心不達;經本無疑,汝心自疑。

  有智慧的人就是把握當下,所以他能機會教育就機會教育。此時,六祖大「師曰:法達!法即甚達,」《妙法蓮華經》的法義已經寫得很清楚了。你之所以不通達,是因為「汝心不達;經本無疑,汝心自疑。」你說:「師父,我這本經看不懂。」其實這句話是有問題的。你的心沒有打開,這本經你怎麼看得懂?並非因為你不懂裡面的文字,所以才看不懂。

  我個人有很深的心得。像那天,有一位長老問我:「聽說你過去在家的時候,在教《易經》、《道德經》,《易經》很深,你跟誰學的?」我說:「我所有的學問都是自學的,包括佛法也是一樣。」他問我:「你是不是讀中文系的?不然這些是古文,而且還是《易經》,你怎麼看得懂?」我回答說:「六祖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。」不見得要讀中文系。讀中文系的,《易經》也不見得看得懂。同理,有一些學生問過我:「師父,你有沒有讀佛學院?」我反問他們:「有讀佛學院和沒有讀佛學院差別在哪裡?」我講課能幫助你比較重要。你的心沒有打開,經典你當然看不懂。你不是光聽我講的道理,而是在人生中,你真的有這樣的感觸。

  你的心不通達,是因為你一定有主觀的想法、偏見和意識形態。你已經被你綁住了。你不要用一個概念活一輩子。比如,它叫茶杯,你一輩子看到它,只會生起一個概念:「它叫茶杯。」這一定會障礙你一輩子。比如,「他是壞人。」你這一輩子看他都是壞人;「我不會成就。」你這一輩子被你這個概念綁死,你就果然潦倒一生。這樣的概念在你的內心世界是很複雜的,相當牢固,把你困住,讓你動彈不得。你整個心就好像被藤蔓全部困住。比如,你內在有很強烈的憤世嫉俗、怨天尤人、排斥感、自尊心和自卑感,你也看到了,只是你「護短心內非賢」,不敢講出來。有的人門戶之見是很重的。大家都在比哪一本經比較殊勝,但問題是看經的那個人就不殊勝;大家都在比哪一本經比較好,問題是看經的那個人不太好。

  我們很容易看到外面的東西產生比較,卻沒有百分之百看到自己。學《壇經》最重要的重點在於:「我時時刻刻看到我自己,我東看西看總是看到我的心。」看自己的心,即觀心。簡而言之,你只要看到你的心在做什麼就好。比如,你馬上看到你的心在自尊心作祟了;你在惱羞成怒了;或是你很驕傲;或是你在找藉口;或是你又在逃避了;或是你自卑感在作祟了。你時時刻刻,從朝到暮都看到自己,你會對你的心越來越強烈,你會體悟到佛法所言的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。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。」你只要瞭解你的心就好。一般人都是看到別人的缺點,並沒有看到自己的心;一般人都是看到別人不如自己,卻沒有看到自己傲慢;我們只看到別人卑賤,卻沒有看到自己自卑;我們只看到別人愚癡,卻沒有看到自己愚昧。

  你說一個人是壞人,那是你的看法;你說這個茶杯很醜,那是你的看法;你說我很會教,那是你的看法;你說我不會教,那也是你的看法;你說我已經開悟了,那是你的看法;你說我沒有開悟,那也是你的看法。你的看法跟我沒有什麼關係。我自己悟不悟、會不會教是我自己的事,但大家都喜歡評論這世間所有的一切。我們已經習慣這種生活模式,所以才會講別人的是非。看到自己心的人,如果看到一個人很差勁,就是看到自己的心很差勁,所以根本不會講他的是非。

聞後思惟:你能看到都是你自己的心產生的問題嗎?

閱讀 496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