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07 十月 2021 14:53

暢談六祖壇經(816)用心領悟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世人外迷著相,內迷著空;

  「世人」,即凡夫,他「外迷著相,」執著於有;而二乘人則只看到空,便「內迷著空;」二乘人認為:「我學到這裡就好了,我就畢業了。」你們在學習真理,也會學到一個層次的概念,就認為:「我已經懂了,我不用再學了,我已經到頂了。」以修行的角度,我們根本連門都沒有,不要說入門。

  古大德有言:「悟前看功夫,悟後看見地。」還未開悟,看你下的功夫深不深;開悟後,就要看你悟到什麼層次。你是悟到空,還是假,還是真?一件事情你雖然領悟了,但你究竟領悟到什麼層次,你當說說看。有的人找開悟的禪師,是讓禪師印證他領悟的層次。如果他的層次不究竟,禪師就會跟他說:「百足竿頭更進一步。」即他還要突破。其實,每個人都會有悟,世間法有悟,出世間法也有悟。比如,你以前不知道怎麼教孩子,突然悟到怎麼教孩子,那也是一種悟。只是有的悟不能解決生死,那就是世間法;你的悟能夠解決你的生死,就是出世間法。就看你悟到什麼。

  沒有用心是很難有所領悟的。我舉我自己的一個例子:我過去看到落葉就只看到落葉。我二十幾歲時領悟到一個道理:「樹葉之所以要飄零,是為了滋養那棵樹長新葉。」以前,我總覺得去海邊就一定看得到大海。但有一天,我突然感覺到我根本看不到大海,因為我只看到海浪,我根本看不到大海的全貌是什麼樣子。你卻會覺得:「我住在海邊的人怎麼會看不到大海?我每天在看海,我怎麼不知道海?」你的肉眼看到海,你就以為你看到了。你肉眼看到的只是海的表面,甚至是浪花,你根本看不到大海的海底,你根本不瞭解什麼是大海。

  天眼就是你能看得更深入。我們的肉眼,晚上沒有燈光就看不清楚,天眼不分白天晚上都能看清楚。我們的肉眼,只要有牆就看不到牆外,天眼卻能夠看穿。這五個眼睛代表一個人的層次,即他可以看多深。如果連世間法都領悟不了,那你要領悟佛法就更難了,就代表你沒有用心生活。世間法你若曾經領悟過,有一天你也會契入佛法,因為這顆心是一樣的。當你功夫深到一定的程度,所謂悟前看功夫,當因緣成熟了,它就水到渠成,那一天你就見性了。

  開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你當下功夫。看事物,你看到的物理現象,我看到的是哲理。一個生意人到海邊,看到的是商機;一個詩人到海邊,看到的是感傷,是不太一樣的。你如果百分之百問心無愧,你現在就能開悟,所謂「心平何勞持戒,行直何用修禪。」但你還當努力,因為「淤泥定生紅蓮」。你只要不放棄,有一天自然就「天堂只在眼前」。

  你不是執著「有」,就是執著「空」。有的人雖然可以看到法相,但無法看到法性;有的人看到法性,卻忽略了法相。所謂「內迷著空」,有修行的人看內心,看到最後,根本就無心可得,他就認為沒有心,這樣也不對。並非沒有心,而是心上沒有一切的妄念,這才叫無心、無念。

  每個人在修行時,走的階段不一樣。但你切記盲人摸象的故事:有的人摸到大腿,有的人摸到象鼻,他們就會爭辯,他們都沒有看到全貌。但是,你不可以笑那樣的人,人家至少已經伸手去摸大象,但你連大象在哪裡都不知道,甚至還把火雞當成大象。你下去做,你一定會有錯誤,或是你一定沒有辦法一下子看到全貌。但你的觀念、方向對了,再加上你的精進,那樣就不會錯。

聞後思惟:如何能夠有所領悟呢?

閱讀 501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