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亦勸一切人,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。世人心邪,愚迷造罪,口善心惡,貪瞋嫉妒,諂佞我慢,侵人害物,自開眾生知見;
「吾亦勸一切人,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。」「佛知見」即正見,即沒有一切見,即:把你的腦袋、經驗、意識、主觀、成見、學識都放下,這樣你才會開悟。但是,如果你沒有把「我」拿掉,你很難做到。「佛知見」即看任何事情,你的內心世界沒有分別對待,沒有你我對立。之所以沒有分別,是因為你所看到的事情皆是無常,這皆不離開三法印。你看世間所有的東西都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我,都是由很多條件形成的,所以你看任何東西都是如此平等、平常、平靜,這就是智慧。你看事情已經是清清楚楚、了然於心。以六祖跟你所講的,都是無分別對待;以佛法的角度跟你講,都是不二法門;以世尊跟你講的教理,就是三法印。在日常生活中,你看到三法印了嗎?你看到了之後,你確定了嗎?你確定了,整個內心世界就開始轉換,你看世間就開始不一樣。
「世人心邪,愚迷造罪,口善心惡,貪瞋嫉妒,諂佞我慢,侵人害物,自開眾生知見;」一個人心只要有不善念,就是邪惡,就是眾生知見。為什麼有時候有人要勸你時時觀照,或勸你念佛呢?因為不念佛,你就會開眾生知見;你不時時刻刻觀照自己,就會為非作歹,那不是很危險嗎?
「眾生知見」即你有你的主觀意識形態,你有你的成見、想法、門戶之見,因為你的知見已經產生了分別對待,因此,你是你,我是我,他是他,每個人都是自私自利想要為自己好,無形當中就毀害了其他人。有一些人雖然承認人是自私的,但是他們研究的結果得到一個答案:「人不可能沒有自私,只是自私是深和淺的問題。」這是凡夫講的話。你修身養性修到一定程度,你自私比別人少,你在高興什麼?這樣還是自私的心。況且,你不自私只是你自己說的,如何評斷你的自私比別人少呢?再來,你放棄大部分的自私,保留一小點的自私,那還不是自私?就像你吃一湯匙的砒霜和吃一桶的砒霜,那還不是毒死?這不是真理。自私一點好處都沒有,修行一點壞處都沒有,你們卻不敢修,就是因為你們不瞭解這句話。你們還在等什麼?你是在等黑無常、白無常嗎?我們一般人都在等起煩惱。
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?因為我們是開「眾生知見」,即錯誤的知見,即邪見,這必然傷害自己,也傷害別人、輕視別人。大部分人,口中講得很好聽,內心卻不是這樣想,所以我才說:「修行人沒有辦法騙自己。」你真心對別人好嗎?沒有,你是希望從別人的身上得到任何對你有利的事情,包括別人的關心、呵護、注意、重視、重用、肯定、讚歎,你的內在虛偽得不得了。
聞後思惟:你能時時看清楚你的心是什麼心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