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4 十月 2021 15:14

暢談六祖壇經(839)看到無常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  既然是緣起的現象,有因就有果,故曰因果。問題是,因果也是無常。一個開悟的人,就像我們的自性,那是離開因果的,但並非否認因果。以「王」字為例,我想畫是主因,所以借著這支筆的助緣,我畫出一個「王」字。它已經畫好了,它就是一個結果。但是,它既然形成一個結果,這個結果必然會生滅、變化。凡是因為因緣所生起的,一定會變化,必是無常的。這個「王」字之所以無常,是因為形成「王」字的原因本身是無常。比如,一棟建築物是無常的,那形成這棟建築物的鋼筋、水泥難道是常嗎?因是無常,緣是無常,果是無常,故從頭至尾皆是無常。
佛常勸弟子觀無常,因為依凡夫的腦袋能懂這個概念,只是有能否真懂的區別,但這是大家能接受的。佛是為凡夫說的,他一定知道凡夫是什麼樣子。你只要懂無常,你就能解脫。然而,很多學佛的人瞧不起無常,尤其是學大乘經典的人,這真是錯誤、顛倒,那是他們對無常的內涵沒有真懂。我們最主要的關鍵是在於眾生執著,無常就是直接破你的執著,你的執著只要一破,你不就解脫了嗎?但是,這個概念你能瞭解的,你又不願意深入,你又偏偏要去學一些更難懂的概念。比如,空比無常更難懂。以中觀的角度,或以般若、佛性的角度,你都很難懂。無常最好懂,只要你願意深入去瞭解,後面更深的概念你自然會懂。所以,佛在《雜阿含經》一開始就叫弟子正觀無常,深觀之後,弟子就可以解脫了。

  你對無常的深入瞭解,也就是說你到底瞭解到什麼程度呢?一般人有一個概念放在自己的腦袋,它甚至可以放一輩子。不是無常嗎?怎麼在你身上是常?《心經》中所講的五蘊,這個概念是想蘊,並不僅僅想蘊是無常,連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五蘊皆是無常。你看到外面的現象無常,但是你卻看不到你內在根深蒂固的東西是常的,你也看不到你頑固的個性是常的。不是無常嗎?那你為什麼這麼頑固?有的人,你問他:「你有膽量嗎?」「師父,我很沒有膽量。」下次我再問他,他就怪我。你錯怪我了,上次問你,並不代表你這個月又是這樣。你可以這樣回答我:「我這會兒比較沒有膽量,因為無常。」你是否能看到你自己內在的那種成見是多麼的頑固?所以佛在《愣嚴經》說,這叫堅固妄想。

  我不是叫你講理論的無常,那是沒有用的。比如,你讀《心經》,《心經》跟你說: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並非叫你想「五蘊皆空」,因為你怎麼想,五蘊都不會空。你去推理「五蘊皆空」也沒有用,就是你要看到。同理,你去看無常的文章,你看完了也沒有用。你剛開始學可以,但你看了之後,你還無法受益,是因為你內在的執著依舊在,因為你沒有看到無常。你說:「有啊,師父,我有看到,昨天我隔壁那個阿婆才死而已。」偶爾才看到隔壁有一個人死,跟時時刻刻都看到死人是不一樣的。打過戰的人的感觸跟我們不一樣,如果他學佛法,他早就解脫了,而有的打過戰的人回來後,卻產生了心理疾病、內在的創傷。

聞後思惟:你無常的概念是否更深入了?

閱讀 60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