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為迷悟在人,損益由己。口誦心行,即是轉經;口誦心不行,即是被經轉。
聽吾偈曰:
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
「只為迷悟在人,損益由己。」迷悟在於個人,是好、是壞,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。你要有所「損」,還是有所增「益」,還不是靠自己?你要成為怎麼樣的人,要不要長進,都是你自己,跟經典有什麼關係呢?
如果有人問你每天在做什麼,他是在問你怎麼修行。如果你回答:「我每天都靜靜地自我反省。遇到事情,我都能夠冷靜去處理。」這樣,我反而能夠讚歎你。如果你說念佛經幾千幾萬部,你不見得懂。但我不是否認你這樣做,我要聽你真正修行的功夫,要聽你講出來。你若有功夫,你「口誦心行,」能夠依教奉行,落實在生活,「即是轉經;」你若只會誦經,不會用在日常生活,「口誦心不行,即是被經轉。」第一,你一直掉入誦經有什麼功德的陷阱;第二,你認為誦這個經可以消業障。其實,明白就有功德,改過就能消業障,沒有比這個更直接的。
「聽吾偈曰: 」
「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」:「心迷」是因為你是瞭解你的心,「心悟」是因為你已經識自本心。既然一切唯心所造,你就不會被這些現象所迷惑,所以自然就能應用自如,你就能夠應用《法華經》的妙義。看經典,你是以什麼心看的?以心迷的心,你就是被經典轉。譬如,你看了《地藏經》,經中告訴你,如果家中供奉地藏王菩薩,對你的家有多大的利益,你說不定會到佛教文物館去買一尊地藏王菩薩。買回來,你的家是否比較平安我不知道,但是接著你的隔壁鄰居或家人回來,只要告訴你:「家裡沒有人供地藏王菩薩,這樣不好。」你聽了心就開始亂了。那麼,你是要相信《地藏經》,還是要相信別人的話?既然你相信《地藏經》,那你在亂什麼?你是信對還是信錯?你的信是心迷地藏轉,而心悟才能轉地藏。你的信只知其一,卻不知其八九。地藏就是你的心,我讀《地藏經》跟讀《心經》是一樣的。你都只供奉地藏王菩薩那一尊,你這一尊,你有供奉嗎?我供奉我這一尊才會平安,如果我沒有把它供奉好,我馬上就會不平安,我的身口意馬上就會招來一些是是非非。
你被經典轉,因為你一直在研究經典的文字。譬如,你看到《百法明門論》告訴你,我們內心有善心所,也有不善心所,這個不善心所裡有六個根本煩惱、二十個隨煩惱,總共二十六個煩惱,即不善心,你開始去研究什麼叫貪、嗔、妒嫉、無慚、無愧。你讀完之後很高興,說:「我二十六個煩惱都能解釋,一百分。」你把《百法明門論》一百個講出來,自己就很高興,覺得這本經已經讀完了,好像可以讀其它經典了。然而,你可以看到你所有的缺點嗎?你這樣讀經典是不對的。但是,你捫心自問,你很多時候都是這樣讀經典的。正確的讀法是「我真的能看到。當我看我的心,就好像我在讀一部《心經》或《百法明門論》或《壇經》。」你一直讀、一直讀,心的迷失消失了,心的悟性就生起了。
聞後思惟:你所讀誦的經典,你做到了多少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