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13 十一月 2021 14:41

暢談六祖壇經(863)患在度量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  師曰:經意分明,汝自迷背。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,患在度量也。饒伊盡思共推,轉加懸遠。

  六祖大「師曰:經」典將其大「意」講得甚是「分明,」只是「汝自迷背。」每次讀到這幾個字,我都會很感慨:白紙黑字,寫得如此清楚,你為什麼看不懂呢?為什麼有的人就看懂?因為書到今生讀已遲。就分明跟你說「如是我聞」,不然是誰在聽呢?你每次看的時候就說:「我就是阿難。」一樣的道理,你坐在這裡,是誰在上課?「就是我在上課。」我是什麼?「我最氣的,就是我不知道我是什麼。」

  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,患在度量也。」這就是他們不能測佛智,不能大開圓覺的原因。「度量」即用你的意識,用邏輯的推理,即是用阿賴耶識,即我所講的:「你不要用你的思維模式想要去悟。」你一直去推理、推敲,以做學問的方式,你是悟不了的。禪宗之所以講「教外別傳」,就是說:你不要一直在經教中講東西,因為這些經教只是手指頭,不是月亮,故禪宗有一本經典名為《指月錄》。所有的經教都是手指頭,你不要在這裡找答案。

  你離開文字、語言和你的意識,那是什麼東西?有個禪師一上堂就這麼說:「你們只要是誰說話,我就打誰。但只要你們是不說話,我也打。」即:你們問問題,我打;你們不問問題,我也打。那你說該怎麼辦?有一個人自作聰明,跑來禪師的面前禮拜他,禪師馬上給他打下去。當別人叫你不要問問題,你就想問問題;當別人說如果你問問題他就打你,你就一定不問問題,你們一定跑到另外一邊。另外一個禪師講:「我畫一個圓圈,進來我打,不進來我也打。」有一個人自作聰明,把圓圈擦掉,就被那個禪師打得很厲害。當別人跟你說兩邊都不行,你的腦袋就開始在那邊想。你可以不要想嗎?意思就是叫你不要這個樣子,就是你再怎麼想,都沒有想出那個本來面目。

  這個你要注意看,否則你不知道陷阱在哪裡。比如,我們共同來想一個問題:「如何讓我們的心清淨?」其實,不要想不就清淨了嗎?「患在度量」就是用意識去推理、思維。什麼叫佛?心清淨,你就是佛,就這麼簡單,佛就是清淨的心。你要修,你根本沒有瞭解什麼叫清淨。你繼續修吧,這是陷阱!

  「饒伊盡思共推,轉加懸遠。」越思量越離譜,離佛的智慧越來越遠。你剛開始可以正思維,思維到最後,漸漸明白道理了,接著你在生活中是有機會言下大悟的。為什麼?你不是要清淨嗎?佛就是清淨。你越想,心越亂。所以學佛很簡單,不要想就好了。但你們又掉入一個陷阱:「師父,那不是發呆嗎?那不是空空的嗎?」發呆跟不要想不一樣,你們的腦袋很會胡思亂想。放下,不是叫你不要做,不是叫你不上班。徹底不要想是清淨。佛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,請你不要用腦袋一直去推理。

聞後思惟:如何離開思量?

閱讀 74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