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不知坐卻白牛車,更於門外覓三車。
以下是整部《法華經》的心得報告。《法華經》就是釋迦牟尼佛真正的用意,即諸佛本懷。為什麼過去東講西講,從此時此刻又要跟你講真話?所謂真話就是,你這個孩子在哭,不再拿糖給你吃了。吃糖給你吃也不是辦法,你應該知道道理了,不應該再哭鬧了。
「殊不知坐卻白牛車,更於門外覓三車。」你們坐在哪裡?在椅子上,還是大白牛車上?既然你們講:「我坐在大白牛車上。」大白牛車長得怎麼樣?你們現在覺得幸福嗎?你們可以永遠很幸福嗎?你能感覺到你是佛心嗎?如果你沒有感覺,你如何「坐卻白牛車」呢?
如果你是佛心,請以覺悟的角度看這個世間。覺悟的角度是什麼?你知道眾生是佛,只是他不覺而已;你知道眾生每個人的因緣果報都不同,你應該包容一切眾生對你所做的事。六祖講得很直接,你自己就坐在白牛車上,又何必向外面去尋求三車(即三乘:聲聞、緣覺、菩薩)。
「白牛車」即眾生皆有佛性,更坦白地說,即你是佛。問題是,這個概念一般人不能相信。若是如此,接下來真實的話我都講不下去,我只能再繼續騙你:「沒有錯,你是眾生;沒有錯,你有很多業障;沒有錯,你就是沒有福、沒有慧。」我會一項一項跟你講,一項一項安慰你,但這並非真正的一乘大法。舉個例子,你要鼓勵一個年輕人,或你的孩子,如果他的內心始終認為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,你再怎麼鼓勵他也是沒有用的。你叫他看卡耐基,上潛能激發的課,或帶他來上佛法都沒有用。他必須認為:「天生我才必有我用,我也是一個有用的人,只是我還沒有本職學能,沒有技術,沒有專業。只要我透過學習不就得了嗎?」
我告訴你,你的心是佛,你的潛意識偏偏說:「師父,我是眾生,我是業障深重的眾生。師父,你沒有看我是傻眾生嗎?」這樣,我要怎麼教你?我說你有用,你卻偏偏想你沒有用;我說你是佛,你卻偏偏想你是眾生。假如你不承認,我就沒有辦法跟你講。譬如,你是朝中的大臣,國王請你出去找流落民間的王子,有一天,你在路上找到二十年前遺失的王子,你告訴他:「你就是王子。如果你不相信,你左腿有七顆痣,你右腿有一個龍形的胎印。」你證明他是王子,但是他始終不肯相信。你沒有辦法,只好把他押回皇宮。但因為他是王子,誰也不敢管他。他非常害怕,半夜馬上又逃出皇宮。他覺得自己明明是個流浪漢,明明是個乞丐,現在有人把他抓到皇宮裡,不知道有什麼計謀,不知道要怎麼謀害他。
你只要承認你是王子,我帶你回宮之後,幫你換一套王子的服裝,接著我再教你一些皇宮的禮儀,你一兩天之後就會有王子的樣子。這樣當王子很快。如果你死不承認,你一輩子都不會當王子,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恢復你王子的身份。你們有這麼大的信心了嗎?你聽最上乘法,要相信自心是佛,否則你跟最上乘法完全不能相應。你只要相信,你回家就可以當王子了。
「門外」即心外,你還在心外求法,尋尋覓覓。之所以跟你講「三車」,是因為你沒有信心。如果你有信心,這些都不跟你講,因為這些也是一場夢。
聞後思惟:你相信你是佛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