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曰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《圓覺經》講:世間的一切都是幻化的,要你從「假」的去認知。一般人不能接受這個世間是假的,故佛才講這世間的現象是無常的。你看手錶,秒針時時刻刻都要變,連《易經》也講「變易」。這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,這就是無常,這個你知我知,而且事實就擺在眼前,這是從現象的變化來談。說它是假的,就是直接看穿它,這種境界比較高。比如,你做兩個小時的夢,我跟你說夢是假的,你好好看你在做夢。兩個小時後夢結束了,你才說:「原來是假的。」上根利智的人一開始就知道夢是假的,他不需要兩小時後才知道。雖然你的程度不是那麼好,但是兩者都對,那是針對你講,適合你就對。其方向目標不變,都是希望你知道世間就是一場夢,這樣就有了名詞的對應:真和妄。剛開始講對應的名詞,因為比較好懂。離苦得樂、此岸彼岸皆是對應。以妄來對應真,從眾生來對應佛,都要這樣講。
「實亦無名」即離開相對。叫你去假歸真,你就抓一個真不放,就是不對的。如果佛抓著一個概念,說:「我已經成佛了。」他一定不是佛。有一天你修到一定程度,你跟我說:「師父,我的心已經修到很清淨了。」就代表你不清淨。為什麼?你如果清淨,不需要說給我聽。有言道:「末法邪師說法,如恒河沙。」如果有人講哪個人開悟了,你就不要聽。開悟何必告諸天下?開悟的人都不會這麼說。
如果你覺得你妄心已經消失了,你悟到真心了,那個真心講穿了也是假名。佛為什麼創造這麼多假名?其實假名並非佛教專有的用詞,世間法也有假名。生一個小孩,就要給他取名字。假設他的名字可以改,不就叫假名?比如,父母跟孩子說:「你要好好讀書努力,以後才會成功。」成功也算假名,你若不跟他講成功,他沒有方向、目標。「你們好好修行,有一天才會成佛。」成佛也是假名,不然你要朝哪個方向修?如果有一天你說:「我終於成功了!」你一點也不成功。真正成功的人不會這樣講,就像比爾•蓋芡不會對你說:「我很成功。」學佛法要注意,你們不要講太快。什麼叫講太快?「這個世間就是這樣,沒有佛祖,也沒有眾生。」你現在就是眾生!
你真正明白,你就會知道,話該怎麼講就怎麼講,不該這樣講就不這樣講。如果講法只有一種,佛法就不妙。就是因為「法無定法」,所以難講。趙州和尚可以勇敢地講:「狗子沒有佛性。」我如果說這麼說,就會被罵。趙州和尚這麼講,可以度那個人,他就可以講。例如,南泉禪師可以斬貓:兩個小和尚,一個說貓是他的,另一個也說貓是他的,他就舉起斧子把牠剖成兩半。像這樣的公案,一般人是聽不懂的:哪有一個開悟的禪師居然殺生?但是,如果南泉殺那只貓可以讓人家開悟,他會殺。公案不是你們讀書來研究的,而是:「我知道我現在可以度你。」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,那需要很高的境界。所以我才說,你們聽我上課只有兩種情形:越聽越亂,或越聽越清楚。大部分都是越聽越亂,講一般的東西,你們比較不會亂:你們要好好孝順父母,好好做事業,有空早晚課要做。不過,假設不能滿足你的腦袋,你也不一定會來聽。什麼叫不能滿足你的腦袋?我怎麼講都不吸引你了,或我講的內容,你認為你都懂了,你都不會來聽。我們的內心就是這樣的,真是很奇怪。
聞後思惟:你知道如何應用名相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