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是要悟的。六祖大師講得很清楚:「道在心悟,豈在坐也。」他說的是「坐」,其實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公式都套進去:道在心悟,豈在念佛,豈在誦經,豈在拜懺,豈在持咒,豈在……以上所講的這些都是事。你在做一件事,但是你不見得能悟。
悟,當然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悟。我講一個概念,我過去曾經跟你們講過,但是你們並沒有深入去瞭解。問題就是我們常常講的: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。」以世俗的講法來講,浪子指的就是壞孩子。他可能過去沒有做好,讓父母親傷心,讓家裡覺得羞恥。但是,忽然之間,他就回頭了。他在回頭之前,有沒有先上卡耐基?他在回頭之前,有沒有來讀佛法?他在回頭之前,有沒有先去書局買一本正確的人生觀的書去看?他在回頭之前,有沒有修行呢?都沒有。那他為什麼會回頭呢?他是忽然間就悟到。
你們就是學佛的浪子,你們為什麼不回頭?你們現在一直在拚命地修行。我看了,是要替你心痛,而不是替你高興。因為我明明告訴你:「你這麼修是沒有用的。」那個浪子要回頭之前,有沒有修呢?其實他並沒有修,但是他為什麼會回頭呢?他在回頭之前,有沒有想過那個問題?那個壞孩子,是他自己想要當壞孩子的嗎?他也知道他不快樂。你曾經壞過嗎?我們要將心比心,其實那些人本身也不快樂,他們自己也曾經想過這些問題。
你有沒有想過:「我為什麼會有煩惱?」我用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,就是要告訴你,那個浪子之前過得不快樂,其實他自己知道。他覺得:「我也不想這麼做,但就是因為你們瞧不起我,我才這樣做。」後來,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快樂,所以他才會回頭。一樣的道理,你現在學佛快樂嗎?有時候你講的是假話,你不快樂,你只是在別人的面前強顏歡笑罷了。你本身就是有煩惱、有障礙,所以你應該常常思考為什麼。
請問,你從中悟到什麼了嗎?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應該很高興,你可以百分之百相信你這一輩子一定會開悟。去散步的時候,你們應該要好好思考,要好好思考人生,思考:「我在恐懼什麼?我在害怕什麼?我到底在貪著什麼呢?」你能把它想清楚,就在時機成熟的那一剎那,你就頓悟了。
我講這些真正的目的,就是要讓你們有信心。如果你們能夠生起信心,你們每個人這一輩子都會開悟。這個悟並不是隨便喊的,也不是像很多人說的:「怎麼有可能呢?尤其現在是末法時代,眾生根器這麼差,業障又那麼重。」那是過去的事,你不要談這個問題,因為這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。
聞後思惟:你能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去思考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