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28 十二月 2021 14:29

暢談六祖壇經(892)自我思考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曾經有一位同學跟我說:「我的業障這麼重!」我馬上拿一個秤給他:「那你稱稱看有多重。」比如,你去爬一座從來沒有爬過的山。當你進入深山的時候,深山起霧。你從來沒有到過那裡,看到眼前有一片霧,一般都會害怕。你開始懷疑:「從霧中走進去之後,真的會到達目的地嗎?」所以,你會恐懼和害怕。這樣,你永遠到不了。

  修行亦如此,真正的信心沒有建立,你要體悟就很困難。譬如,我們真信自己的凡夫,這也是事實,卻偏偏不信自己是佛。我們深信自己業障深重,卻不深信我們的自性具足一切的智慧。我們內在大部分都是相信不好的。你如果相信,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願意如此,你這一輩子要悟是有機會的,而且時間快慢沒有人知道。
一樣的道理,我告訴你:「前面有霧,你不要怕,你直接從霧中走進去。你就順著這條道路勇敢地走進去,你就會見道。」你會跟我說:「我這個過程到底要做什麼?」這個過程,就是:不耽誤到你的工作,不耽誤你跟別人應對進退的時間,只要一有空,你就思考你人生重大的問題。譬如,思考類似的問題:「奇怪,為什麼我會有煩惱?我明明知道煩惱是假的。」。

  每個人思考的問題不見得要一樣,你們要針對自己的痛處、苦處、癥結,自己思考,邊走邊思考。其實,這已經屬於一種參法,你要參透這個問題。但是你一定會說:「我就是參不透,所以才來聽《壇經》。」你掉入了這個陷阱。慧可已經把手臂剁起來了,站在雪中,他求法已經夠心切了。達磨祖師看到他既然這麼心切,就問他:「那你有什麼問題?」慧可說:「諸佛的心法可不可以請祖師講給我聽?」達磨祖師就回答他:「諸佛的心法沒有辦法從別人身上得到。」你們會覺得跟大家的腦袋不太一樣:「我來上課就是要聽講。」你聽我講作什麼?聽人家講會開悟,我們早就開悟了。聽我講,還不如聽釋迦牟尼佛講,或看《六祖壇經》,你直接看不就開悟了?你怎麼不悟?你真正的問題要回歸自己,是要你自己去突破的。
你有問題:「師父,我有煩惱,如何去解決?」如果我告訴你如何解決煩惱,那叫知識。比如,你有痛苦,我告訴你如何解決痛苦;你有恐懼,我教你如何解決恐懼。這樣都叫知識,是沒有用的。如果有用,你們附近就有書局,你們有問題就去書局買一本書看看就好了。你一直看書,也一直聽其他的老師或法師講課,聽到最後,你沒有開悟,你就會覺得大家講的都對,只是對你沒有用。

  我只是引導你,你自己才能夠去解決。不是我很吝嗇,問一下也不願意回答。好老師苦口婆心跟你講,你有問,他必答,不厭其煩跟你講,但他一定不是高明的老師。你們希望我作好老師,還是做高明的老師呢?如果是高明的老師,你們就要讓我少講。但是,我已經患了兵家大忌,我覺得我為你們講太多了,其實不用一直這樣講。再來,知識,我也不太喜歡講,你可以直接去查佛教辭典,網路上有很多資料。我來講課只有一個目的,只是希望啟發你而已,我不想告訴你太多的知識。

聞後思惟:你有深入思考的習慣嗎?

閱讀 441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