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清凈法身」即每個人的本性。每個人都有自性,都是清凈的。你迷失了,因為你已經被污染了。久了,你反而忘記了。就像有一天,你家的孩子被一個賊抱走了,他長大了就認賊為父,親爹親娘反而都不認。趕快去找,但不用跑,就在眼前,就在當下。
每個人都有智慧,但你就是不相信你有智慧。大家應該有種感受,當你們剛開始來上課,我問你問題,你的回答都很輕率。問久了,你會越回答越有智慧。就像你不斷思索一個問題,思索到最後,你的智慧會生起。
其實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心不安。我只要一問同學,他一回答,你就看出答案。心為什麼不安?講一個原因就好。有所求,所以心不安?有所求,再繼續想,有所求從哪裡來?從貪?如果貪得到,全部都給你。如果求得到,全部都給你。哪一個東西求得到?你以為你要黃金,你就求得到嗎?你得到黃金,到底是你得到黃金,還是黃金得到你?你沒有一件事情能得到,不是得不到好不好的問題。誰能百分之百相信沒有一件事情能得到,他的貪求馬上就消失。
你有貪求的心存在,是因為你認為它是可以得到的,故你的那個心從出生到死亡直至投胎都存在。為什麼還去投胎?還不是還想去貪求個再生?你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昨天我打電話給阿彌陀佛,他告訴我那裡已經客滿了,那你怎麼辦?自己造嗎?我有一個朋友,他年輕時窮困潦倒,身上只有十塊錢,去找那種破破爛爛的旅館,人家也不讓他住。他就發願:「我要起一間很大的旅館,如果有那樣窮困的人來我飯店,我一定讓他住。」人家不讓我們住,我們就自己造,有氣魄。
你覺得阿彌陀佛在哪裡?在心中?是在你心中的哪裡?是你心中的全部嗎?我的心中也有極樂世界,但極樂世界只是在我心中的一個角落;我心中也有藥師琉璃世界,但它也在我心中的一個角落;我心也有兜率天,它也是在我心中的一個角落。六道當然也有,六道只是一點點而已。
你會說:「你講這個話跟《彌陀經》不合法意。」《彌陀經》明明講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創造的,那阿彌陀佛是誰?是法藏菩薩嗎?法藏菩薩跟你沒有關係嗎?我是不是佛?如果是,那我是什麼佛?比如,我叫達觀,我是達觀佛,那達觀佛不是阿彌陀佛嗎?佛道是相同的,如果我是佛,這個世界就是我創造的。所以,繞了一大圈,我再直接跟你講:「我是阿彌陀佛,所以我的心創造西方凈土。」這跟經中講的是一樣的。
現在的人並非如此,他的心都認為那個是極樂世界,金光閃閃,而自己卻是小心眼、小格局。他很委屈,一天到晚期待人家來接他。我已經過說:「客滿了。」這樣學佛法符合法義嗎?這叫心外求法。我講過一個概念,即我們的心創造了這個世界,是我們每個人的心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,接著你就活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面。你沒有感覺到你從小到大都是那樣的人嗎?
你可以創造任何的世界,你想怎麼創造,就怎麼創造。同理,法藏比丘就是悟這個道理,所以才創造了凈土;藥師佛也是明白這個道理,所以他才創造了琉璃世界。不要把佛跟你拆開,你是佛,你要去創造你的世界。但是,你們不要去跟凈土宗的人這樣講。同見同行才為人家說,否則就合掌令歡喜。因為我跟你講的是真話,即:你的心涵蓋一切的法界。
聞後思惟:你決定創造什麼樣的世界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