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是體,即是空,即是性。諸法空相,現象是用。體無形無相,透過作用,你才可以感覺到體。你不可以離開這個用,不可以離開這個相,不可以離開這個事。比如:「這個人為什麼會走?為什麼會說話?為什麼能呼吸、能聽到聲音?」即是在於平常處、在最不奇怪的地方悟道。為什麼你是我的學生?為什麼你是女人?為什麼你要坐第一排?「奇怪,我想盡辦法要讓煩惱止息,為什麼我摔一跤的那一剎那好像都沒有煩惱?
」
臨濟喜歡用喝。馬祖禪師的老師是懷讓禪師,馬祖的弟子是百丈。有一天,百丈禪師很調皮地問馬祖禪師:「師父,你用什麼方式度人?」馬祖就舉起拂子。百丈說:「就這樣而已嗎?」馬祖只把拂子放下。過了一會兒,換師父馬祖問百丈:「你已經開悟了,你用什麼方式度人?」百丈把拂子拿起來。馬祖就套他的話問他:「只有這個樣子而已嗎?」他又把它放下。他的師父就喝了一聲:「嘿!」他三天神智不清,之後從此弘揚一方,大徹大悟。喝你一聲,你的煩惱、欲望忽然不見了。你們上我的課,我會突然很大聲講話,你們有沒有被嚇過?
你眼睛看到的都是道,只是你不知道、不能領悟而已。這是現象,這是作用,它是怎麼來的?誰讓流水在流?地心引力?牛頓沒有出生之前,誰讓流水在流?流水有沒有人叫它流?有沒有人叫你墮落?有沒有人叫你開悟?老天有沒有照顧你?老天是誰?是上帝嗎?上帝的爸爸是誰?上帝的媽媽就是你。宇宙的任何現象都是一樣的,你只要懂一個問題,所有的東西都懂。
我還是回歸那句話:「流水誰叫它流的?」你有沒有呼吸?誰叫它呼吸的?自然是什麼意思?呼吸是自然叫它呼吸,所以開悟一定是自然叫它開悟,那回家睡覺就好了,它自然就會開悟。這一定是不對。有一種自然,叫外道的自然。比如,自然無為,你不要混為一談。所有法的現象和作用都是不斷變化的,沒有誰叫它怎麼樣。就是因為它不斷變化,你才能體察到它是空。它徹底空,才能不停變化。你怎麼那麼不會變化?就代表你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想法、觀念。你越固執、執著、偏見,你的包容性就越差。
它不斷變化,所以你要體悟到它真正的內涵是空,故曰諸法空相。修行,其實只是要你去知道這個法,這樣你就不用出力。這叫無為法,不是你刻意想要怎麼樣。你不用刻意叫茶杯變化,因為它本來就會變化。透過這個現象,去瞭解它的體。但你不要誤以為這個體是實有的,否則你會掉入一個陷阱,潛意識就是「我」。
一般人都想:「為什麼天空會變化?為什麼會打雷?為什麼會下雨?為什麼會有颱風?」在民智未開之時,人們都覺得一定有個主宰:雨有雨神,雷有雷神,就是一定有人在主宰它,否則它為什麼會如何?風、雲、雷、電,不管怎麼厲害,都應該在虛空中。如果有一個人主宰,最具體的應該是:「誰能跑出虛空外?」這個虛空,誰可以讓雨、雷、電、雲種種這麼耀武揚威呢?你有沒有感覺到誰?還是根本沒有誰?「根本沒有誰」是什麼意思?是空。你看到空了嗎?你不可以說它是什麼,你沒有辦法說,我勸你不要說。當我說「空」字時,都已經離它有一點遠了。所謂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我沒有辦法告訴你,這是真話。
你有空看看天上,有空照照鏡子,有空看看水中的月亮。看久了,說不定下次我來上課,你就跟我說:「師父,請下座。」叫你多看,縱使沒有開悟,你的同事、家人也會跟你講:「你看起來越來越有靈性了。」很多人看起來都像木頭,沒有什麼靈性。書是可以看,但是要會看,不要變書呆子、佛呆子。
聞後思惟:你有觀察一切事物的無常變化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