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圓鏡智性清淨。
《三藏法數》是過去比較專業的佛學辭典,有很多名相,其內容大部分都是以經解經。《三藏法數》解釋道:「大圓鏡智。謂如來真智、本性清淨、離諸塵染、洞徹內外、無幽不燭、如大圓鏡、洞照萬物、無不明瞭、是名大圓鏡智。」
「大圓鏡智性清淨。」我們要轉識成智,先從第八意識。有一首偈曰:「弟兄八個一個癡,其中一個最伶俐,五個門前做買賣,一個往來傳消息。」「弟兄八個」即八個意識,「一個癡」即第八意識阿賴耶識,「最伶俐」的就是第六意識,「五個門前做買賣」的為前五識:眼耳鼻舌身,「一個往來傳消息」是第七意識末那識。
八識中,第八意識最笨,因為它就像倉庫,大家都把東西搬到倉庫。八識就是我常講的「生命的黑盒子」,你們把好的、不好的都往裡堆,都把種子存在倉庫中,它就被污染了。我們清凈的自性被污染,就像水被咖啡、茶葉、鹽巴污染了。你們要把它恢復本來面目,要把它恢復清凈。
你讀到的知識、學到的東西會不會污染你?是它污染你,還是你不會用?東西有好跟壞嗎?好的東西跟不好的東西,你不會用,它反而會障礙你;你只要不懂,它一定障礙你。吃太飽會消化不良,書讀太多也會消化不良,尤其是讀書人。吃太多要吃助消化的藥,書讀太多消化不良,變成知識障礙,要吃什麼藥呢?
自性被污染了,但你是在清除污染,還是越來越污染呢?八萬四千法門,很多老師教不同的方法。你不清除,卻到處去學方法,越學越污染,到最後不知所措。你覺得所有的方法都很好,叫你捨棄,你都覺得可惜,故病越來越深,中毒了。佛法是甘露,也是毒藥。不會用就是毒藥,會用就是甘露,甘露即解脫的意思。
第七意末那識的狀態即「往來傳消息」。第七意識就像一個彼此溝通的橋樑,如「我愛紅娘」,傳遞彼此的消息。其中的種子遇到前面的因緣就會現前,再接觸到前面的境界又會輸入,就不斷地做這個動作。第七意識有一個特質,我們為什麼一直感覺到我們生命有一個「我」呢?就是這裡在作祟。我們對「我」很深的執著,是因為第七意識很執著,尤其是執著自我,它認為有一個「我」的存在。
真正的智慧就是「大圓鏡智」,它對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內在,對任何一個區塊都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。我們對自己不明白,對外面的世界也不明白。就像你每天在看新聞,為什麼四川又地震了呢?為什麼美國又放一些爆炸物了呢?到底有沒有UFO、外星人呢?從近的談到自己,從遠的談到整個宇宙,你也都不明白。佛經曾經形容佛的智慧,即:這個地方下多少滴雨,佛都知道。從心的角度,心即法界,我心中發生的事情,我當然知道。但是,你並不知道你的心發生了什麼事。
佛經中有很多東西都是表法,不懂表法的人就會覺得佛法實在是天方夜譚。比如,讀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,你會覺得看不懂:「真的有這些東西嗎?怎麼有地湧菩薩?一直起來。」你的內心一直起來,你也不懂得覺醒。瞭解自己就等於瞭解宇宙。這樣的概念,其實在我們中國的道家就有。比如,人是小宇宙,外面的世界是大宇宙;內在有小周天,外在有大周天,內在的運作模式就是宇宙的運作模式,其實這就是整個法界。你能明白那個運作的模式嗎?即:生命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?還是動靜皆有?
聞後思惟:你被什麼東西污染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