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智融無礙,應物任隨形。
智慧就是我們的心。何為智慧呢?六祖講般若時說過:「智慧心即是。」其實,你的心充滿了四智,就是智慧。這個概念,我曾經跟一個長輩聊過。那個長輩什麼都好,佛法也懂一些,但他就是比較執著地理風水,一定什麼時間要看方位、時辰,甚至靈骨塔擺在第幾層。我跟他說:“我完全按照地理風水時辰。”我不跟他講這些道理,因為:第一,他是我的長輩; 第二,他很執著地理風水。他說:“唯有開悟的人,才能超越風水地理。”但是,我可以跟你們說。
開悟的人才能超越,不悟就沒辦法了嗎?但是問題,還是那一句話:他憑什麼開悟?他要開悟,就是要超越;不超越,他就沒辦法開悟。你說開悟之後才能超越,被這個障礙住,怎麼開悟呢?一定要沒有這些障礙,你才能悟道。只要有一點點障礙,你就悟不了,因為這誰也沒辦法騙誰。
唯有真正懂的人才敢承擔,一般人不敢承擔,因為他相信他是凡夫,只相信他具足無限的業障,卻不相信他本身具足三身四智。很奇怪!大家都相信不好的,都不相信好的;都相信自己是眾生,都不相信自己的佛祖。不知道你被誰洗腦。你說:“經典這麼說啊!”是你自己誤會了。
你最大的業障是:不相信自己是佛。就像,你不相信你是個有用的人,你不相信你是個快樂的人,你不相信你是個全世界最幸福的人。你什麼時候才會相信?你一定要辛苦、痛苦一輩子,你一定要受盡各種磨難,因為你相信一句話:“吃得苦中苦,方得人上人。”這個甜中甜,可不可以當人上人?苦樂都是你自己想的。你現在是眾生,也是你自己想的;有一天開悟,你變成佛祖,也是你自己想的。且不說佛菩薩,我們說孔子就好了。孔子並沒有自稱為至聖先師,那是後代的人封的,給他貼標籤的。你不但會為別人貼標籤,你也會為自己貼標籤。像我穿衣服,最不喜歡穿緊身的衣服,因為我怕被束縛。如果寫一個標籤,把自己貼成眾生,那是笨;如果再拿一個標籤,寫著佛,也不聰明。我說你是佛,不是叫你把佛的標籤貼在你身上。我說你不是眾生,你也要覺醒。這樣,你才能夠真正的自在。否則,你不會自在,因為兩邊都是陷阱。既然兩邊都是陷阱,為什麼要講佛跟眾生?因為這樣講,還沒覺悟的人才聽得懂。對一個覺悟者,兩者皆是多餘。
「身智融無礙,應物任隨形。」 「身」是體,「智」是用。體用本來彼此就相融,彼此不障礙。定跟戒跟慧是有關係的。假設沒有定,你的戒沒辦法持;假設沒有定,你的智慧則非真正的智慧。故,定是體,慧跟戒是用。我從這個角度,要跟各位說明一個很重要的概念。過去不懂佛法,你修行不得力,這不怪你。如果你懂佛法,你修行還不得力,就要察覺你問題出在哪裡。
如果你很懂佛法,還不能受益,就是因為你沒有定。定,在佛法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名詞,叫做三昧。不論你學什麼,到最後都要進入三昧。你沒有進入三昧,就代表你的定沒有成就。這樣,你學佛沒辦法受益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是學淨土宗的,《彌陀經》言:「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一直到若一天,一心不亂。」這個叫做念佛三昧。如果你是學禪宗的,你在讀《六祖壇經》,你要契入三行三昧。如果你修《法華經》,修到最後,你要契入法華三昧。如果你修《楞嚴經》,你要契入首楞嚴三昧。
聞後思惟:為什麼說你是佛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