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28 二月 2022 21:52

暢談六祖壇經(944)莫存知見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師曰:彼師所說,猶存知見,故令汝未了。

  六祖大「師曰:彼師所說,猶存知見,故令汝未了。」存何「知見」?我的腦袋說有,存有的知見;我的腦袋說沒有,存沒有的知見;我的腦袋說有時有、有時沒有,存有時有、有時沒有的知見,說起來真複雜。這樣講,還是抓著一個「知見」不放。六祖是內行人,一聽就點出來。但智常還是聽不懂,所以要六祖為他開示。

  何謂知見?可以用很多概念來談。知見即你的腦袋。很多心靈成長的課程都在談這個概念。知見即你的意識形態,知見會變成你的成見,知見會變成你的經驗、記憶,最後會把你困住。到最後,知見會變成人類的集體意識,變成社會的價值觀。雖然名相不同,其實只有一個概念。我希望你能夠消融這些名詞,知道它在講什麼。

  以智的角度,知即你的想法,見即你的看法。你依據你的想法,來看這個世間,來看每個人,來看每一件事。同理,你也依據你的想法來學佛。但是,不論你是什麼想法,其實你都被污染了。「但莫污染」,人最大的污染就是知見。比如,你認為每個人都要變成好人,這是一個知見,是對還是錯?這個世間都想讓每個人變成好人,其實你也容不下壞人。有時候善比惡更可惡。學完佛之後,專門挑別人毛病,學得越細膩,毛病挑得越多:你看,這個就是嗔恨;你看,這個就是妄想;你看,這個就是我慢;你看,這叫做無慚;你看,這個叫做無愧;這個叫做昏沉;這個叫做懈怠;這個叫做吊舉……講到最後,很難聽。

  你對佛法完全學錯。佛法不是學起來要當武器,然後拿這個武器來對付別人的。學佛法是學來看清自己的,是學來幫助別人的。但你不要以為説明別人是佛法最終的目的,那只是開始而已。佛法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認識自己,我們只教別人認識他自己。我不是告訴你要讓別人怎麼樣,教別人認識他自己是本份而已。認識你自己之後,就不用我說了,你就知道怎麼做了。但是,你不認識自己,全部說也沒有用。我教你怎麼做,其實也沒有用。

  我談佛法,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沒有變。我開始就教你認識自己,認識自己就好了,我也不需要再說。這個道理就這麼簡單,一點也不勉強。但這裡面並不牽涉到仁義道德,那也是後面的人所樹立的,與善惡的概念一樣。你看《道德經》,會感觸很深。世間的獎賞,世間的揚善,有時候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競爭,沒有這些,反而沒有問題。你能看到自己是什麼知見嗎?但是如果我說你是什麼知見,你答不出來。我換個角度問你。比如,你能夠說說你的知見嗎?我換個名詞,你能夠說說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嗎?我所講的不是言行,而是知見。你的理想和你的知見不一樣。你嫉惡如仇,所以眼睛容不下壞人,那你是什麼人?

聞後思惟:你知道你執著什麼樣的知見嗎

 

閱讀 606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