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12 三月 2022 19:59

暢談六祖壇經(953)人心之別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法無四乘,人心自有等差。見聞轉誦,是小乘;悟法解義,是中乘;依法修行,是大乘;萬法盡通,

  六祖把答案講出來了:「法無四乘,人心自有等差。」因為眾生的心不一樣,佛祖才這麼講。六祖東說西說,都是說你。所以,問問自己,你是什麼樣的心。佛法分大乘和小乘,你學《壇經》是大乘還是小乘?是大乘,那你自己是什麼乘呢?按照這種思維模式,你們的回答都是有問題的。談到最後,一定是你的問題,是你內在層次的問題。比如,《三字經》可以教孩子,難道不可以教大人嗎?你可以把它教得很深。先解題:《三字經》為什麼用三字?為什麼不用四字?為什麼不用五言絕句?為什麼不用七言律詩?為什麼用三個字?你就沒有研究。教孩子,則不會這麼教。你不是孩子,我教你的方式就不太一樣。

  六祖解釋「四乘」,是按照一般人的概念來解釋給他聽的。他的解釋跟字典的不同,但他沒有講錯。字典的解釋是:小乘人,就是聲聞,就是修四聖諦,就是自了漢,就是厭離心。佛在其他佛經也是這麼講。但六祖並非要解釋名詞給智常聽,而是要教智常如何修行,角度不一樣。

  執著名相的人為什麼會和想法不同的人爭辯?因為他讀的書是那個樣子,別人講的跟他讀的書不一樣,他就要爭辯。我知道這些名相在講什麼,吸收融會貫通之後再聽出來。你喜歡做事業,我就轉過來給你聽:「什麼叫小乘?給人家打工的叫小乘;什麼叫中乘?自己開工作室;什麼叫大乘?就是自己當老闆;什麼叫最上乘呢?就是總裁。」我這樣解釋,你也不能說我不對,不過字典沒有那樣寫。

  「見聞轉誦,是小乘;」你們來聽課是什麼乘?你們甘願了嗎?你們不是每個月都來見聞、回到家亂念嗎?《壇經》雖然是最上乘,但是你們展現的卻是小乘。就像每一個月聽一場演唱會或看一場表演,你們都來看話劇,我坐在這邊自導自演。你雖然有看法師在上課,你雖然有看經典,你雖然在誦經,你不要以為你誦的經是最上乘,其實你的表現就是小乘。停留在這種層次的就是小乘。再來,有的人誦經不是要悟法解義,而是想消災解惡,重點擺錯了。
「悟法解義,是中乘;」你已經瞭解《金剛經》,你明白它在講什麼,你終於懂了,但是你不用高興太早,因為你並沒有實踐。

  「依法修行,是大乘;」你應該要「依法修行」,就是依教奉行,這樣叫「大乘」。

  「萬法盡通,」讀了《金剛經》,懂了之後,所有的經典都通達,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。一經通,每一本經都通,一竅通、竅竅通,故「吾道一以貫之」。我講的道理用一個概念、一個心法就可以貫穿,就叫做「通」。所以,你們不要問《壇經》上完,要上什麼經?通就通了,你沒有通,再講也是不通。
  你先依一本經好好修行,除非你已經懂那一本經的意思,接著萬法盡通,你讀《四書》、《聖經》或卡耐基的書,或看電視,我也不反對。如果你沒有把握,我勸你先依一本經好好修行。所以,你以後要看別的,我就問你是否已經萬法盡通。法無高下,明白的人,看日出日落、花開花謝都能大徹大悟,能悟到很深的道理。

聞後思惟:你是用什麼心在學習佛法的?

 

閱讀 645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