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畫一個圓圈,代表你的腦袋、你的想法、你的意識、你的知見、你的經驗、你的記憶,就是你的過去。我講幾個名相了?那些名相都是一樣的意思。所以,以後你們也要多練習,講一個名相能夠無限地講同樣的意思,這樣你們才不會被這個名相擋住。
你用你的腦袋在學什麼?在學世間法。你也用你的腦袋在學佛法,即出世間法。我現在越講越殘酷:你不用高興。修老半天,你還修在這個圓圈裡面。什麼是世間法?所謂世間法,就是有一個失敗的人,我教他如何反敗為勝,從失敗到達成功。對世間的人來講,他高不高興?高興。但是很可惜,我這樣畫,你不太清楚,我換一個比較具體一點。這是失敗者,這兩個人被關在監獄裡面,這個人教這個失敗者如何成功。一個是老師,一個是學生,老師教這個學生成功了,不用高興,為什麼?因為也是在看守所裡面。同理,我教一個人佛法,也是師生二人,這個人是凡夫,我教他成佛。有一天,他終於說:“啊,我已經成佛了。”我也不用高興,因為我們兩個也是關在看守所裡面。這個概念就很困難。
一般人只能察覺到什麼概念?我本來是凡夫,接著我已經變聲聞了,變緣覺了,我開始行菩薩道了。我們對從失敗到成功的概念很容易接受。從一開始到最終那一點,都是你在騙你自己。看你們的表情,我把話收回來好不好。就當我沒有說。
《壇經》要告訴你的,就是最究竟的東西,沒有其他的這些多餘的枷鎖,沒有那麼囉嗦的東西。為什麼世尊到最後要講《法華經》?《法華經》講得最清楚:「無二亦無三,唯有一佛乘。 」但是很多人在看《法華經》,他的腦袋沒有看到一佛乘,他還是看到要慢慢修。那一本經的重點就是要告訴你,都是因為你內在的怯懦,所以佛不得已創造出過程、階梯讓你爬,以真實的角度沒有這些。但是,如果你認為有那些東西,我說沒有你又不相信,那怎麼辦呢?好,我滿足你。我只能夠滿足你而已,因為你的腦袋是那種腦袋,所以我只能幫助你在你的腦袋裡面提升,提升你所想要的位子。最高深的道理就是最簡單的道理,但是你聽不下去。什麼是最簡單的道理?沒有那些東西。如果那些東西很多很多,複不複雜?複雜。
我從一個角度來講,我說:「凡夫跟佛的概念是腦袋的概念。」你會反駁:「事實上佛有這麼說。 」佛經就是講給迷人聽的,佛從來不講佛法給佛聽。迷的人,就是要有東西可以抓。舉個例子,你掉入大海,你第一個反應就是抓。你看看你自己,你的內在有沒有在抓東西?有。你有沒有看到你現在掉入了大海。如果你沒有掉入大海,你為什麼想要抓?你不是說你沒有看到大海嗎?那你的內在想要抓什麼呢?你不是坐得好好的?你不是站得好好的?你的內在為什麼想要抓?因為你的內在沒有安全感,沒有穩定感,你的內在是猶豫的,是彷徨的,你掉入大海了,所以你第一個反應就是要抓。
聞後思惟:你的內心是否總是渴望下一刻會更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