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道出家後很用功,朗讀《涅盤經》十幾年。《涅盤經》的內容很多,有四十卷,《金剛經》的份量是一卷。智道讀《涅盤經》十幾年,他會比法達讀《法華經》三千部還少嗎?《法華經》是七卷,《涅盤經》是四十卷,他很用功。這麼用功都看不懂,你說怎麼辦?你有比他用功嗎?所以,你《壇經》看不懂,會不會有挫折感?如果有,那你的邏輯不合。你不用功,所以看不懂,正不正常?你不用功看得懂,反而跟你的邏輯相反。我講的是腦袋,你的腦袋一定有一個邏輯。除非你突破你的腦袋。
六祖一聽《金剛經》就開悟了,這是你用你的腦袋不能夠理解的。你能夠理解的是:六祖大師一直深入《金剛經》,有一天突然開悟了。你只能夠接受這個樣子,所以你一定不會像六祖一樣。你知道為什麼嗎?因為你不是那種腦袋,你一定會按照你的腦袋去開悟的。我這樣講很直接。你的腦袋認為:「我這一輩子不可能開悟,但是我有信心去極樂世界。我去極樂世界遇到阿彌陀佛,我一定會開悟。」你的腦袋如果是這樣,我祝福你,你一定會按照你想法的模式。你能不能去,我不知道;你會遇到誰,我也不知道。就像我想到武當山去找張三峰,不過我不知道我是否會遇到他。你想去,你還不見得碰得到呢!
我的意思是:你所講的東西,我跟你打賭,你認為有的就是有,因為事實上,在你的世界中就是有。如果沒有,你怎麼會被這個沒有的概念所障礙呢?你的表現就是因為它有,所以它才障礙你。有人問我:「師父,有沒有鬼神?」我說:「有。」有人問我:「師父,有沒有鬼神?」我說:「沒有。」他問:「到底是有還是沒有?」他說:「我認為沒有。」我答曰:「那就沒有,那樣就好了。」我表面上好像在跟你打太極拳,其實我告訴你的是實相。
我常說:佛教是標準的無神論。很多人聽不懂我的話:「你們一天到晚在做法事,還無神論?」人往生,法師也要去。有一次,我去醫院,不小心走到太平間,我在太平間站了很久,你知道我在看什麼嗎?我在看:為什麼叫做太平間?這個名詞誰取的?是不是人死了,就天下太平了?如果人死了就沒有執著了,就把它標無執間就好了。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?你們都不會像我這麼無聊。
我就是無念,才能夠站這麼久。如果有念,我早就走了,怕撞到鬼。死人就不要爭了,所以太平。那冤親債主怎麼來的?自己想的?講得很好。我的意思是:世間人用他的腦袋來想像。所謂太平,是指死的人那個太平,還是活著的人太平呢?真的是死的人太平嗎?假設有一個罪大惡極的人終於死了,誰太平?當然是活著的人太平,因為他不再危害我們了。一個常常幫助我們的人死了,誰太平?你怎麼知道是他太平?他不用再忙碌了?你怎麼知道?假設人死了就不用再忙了,你怎麼還坐在這裡?你這樣繞來繞去,跑幾趟了!你週六周日也不在家裡休息,還要來上《壇經》。我指的是:你不要用自己的腦袋來猜想他。
聞後思惟:你帶著什麼想法過人生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