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拜佛,是什麼佛拜什麼佛?自性佛拜自性佛?你這麼講,對於我沒有啟發。這是標準答案,但這沒有意義。我講話沒有標準答案,我只是要啟發你這個人而已,這才是我的重點。講標準答案,即知解宗徒,只是文字上瞭解,你不會開悟。
如果你找標準答案有用,你早就大徹大悟了。比如,一個人在拜,你只是要破他,讓他能夠領悟而已。比如,我們拜六祖,到底在拜什麼?你說:「因為我恭敬他,所以我才拜他。」這樣的概念是對的,你可以修福報。這是屬於腦袋的概念,沒有學佛的人也知道,他甚至看到佛像也會拜。他拜,你不可以說他錯,他會有福報。但是他不會開悟,他有所求就有煩惱。大部分人在拜,有的有福報,有的有煩惱,情形不一樣。
我的重點在於,我不是要跟你談福報。如《壇經》所言:「唯傳見性法,出世破邪宗。」我是要你見性,其他都不是我的重點,那些不用談,你們都會。拜六祖,我們到底拜什麼呢?真佛不拜,拜假佛。請你站起來!誰叫你站起來呢?你是你的名字嗎?你的名字是你嗎?你站起來做什麼?你是什麼?
如果你想聽得懂,我就講給你聽。但是,我講的你都聽得懂,你卻無法契入不可思議的境界。你的腦袋是可思議,你要用可思議的腦袋去聽不可思議的法,永遠了不可得。
有的東西不是累積點數。所謂累積點數,比如,你去SEVEN-ELEVENT消費,累積點數就可以換一個Hello Kitty。我所講的,不是時間,不是空間,不是要累積,只是迷跟悟而已。你們不止有一百個煩惱,你們有無限的煩惱。這些無限的煩惱,濃縮變成一個煩惱。你先思考:「我如何將我所有的煩惱只變成一個煩惱?」只要你當下是佛,眾生就一定是佛,你還在煩惱眾生未成佛是你的煩惱?經濟不是你的煩惱嗎?這樣不是兩個煩惱了嗎?我再問下去,你又冒出更多的煩惱。你最大的煩惱就是我執?答得很好。這個答案不是只有一個,你可以用很多的答案把它濃縮起來。你表面上有所有無數的煩惱,其實真正的關鍵就是我執。因為我執,你才產生所有的煩惱。
重點就來了,你只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就好。只要我不用腦筋思考的時候,只要一有空,這個問題自然就浮現出來。不論是工作、下班,或是吃飯、睡覺,我只要大腦一有空,這個問題就出現。你不會出現第二個問題,你只要出現這個問題。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很難。它是難的,但是你有經驗。它難在哪裡?比如,你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執。一會兒,你身體不舒服,你又開始想身體;一會兒,沒有錢,你又開始想錢;一會兒,別人對你有誤會,你又開始想要去解釋……從這個角度來看,很困難。你不可能一輩子只有一個煩惱,也不可能用這一個煩惱取代所有的煩惱。
其實,很多人都有一種經驗:你很思念一個人或很愛一個人,當你頭腦一有空,你就會思念這個人。談戀愛的人,這樣的感覺最強烈。你只有一有空,你就會想到這個人,你不會想到第二件事情。只是,我要想到的並非我的愛人或子女,我朝思暮想,就是在想這個問題。譬如,怎麼樣才不會有我執?怎麼樣才不會有我執?怎麼樣才不會有我執?怎麼樣才不會有我執……突然跌倒,有沒有可能悟道。你們看公案,不要覺得它很玄。他不是到卡拉OK唱歌,忽然跌倒開悟。他是在醞釀那個問題,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,他就在行住坐臥當中突然蹦出答案來了。
聞後思惟:你能否一心一意只想一個問題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