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27 三月 2022 15:05

暢談六祖壇經(978)不離生活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

  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。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」這一首偈,以一般人的腦袋,最能理解的是:明明就有生有滅,怎麼說它不生不滅呢?這就是一般人學佛最大的障礙:明明就有,你為什麼說它沒有?明明沒有,你為什麼說它有?但是,你不是要否認它,而是看穿它,而不執著它。
你們不要變成知解宗徒。即:你讀了佛經,看了佛法,就按照你讀的模式來解釋。你可以套很多的公式,但是在此過程當中,你並不能體悟它真正的意境。我現在一個一個套給你們聽。如果你要套緣起性空、性空緣起,你要套真諦跟俗諦,你套了老半天,你講得都對,但問題是你不懂。有時候你掉入它的陷阱,你爬不出來。
什麼最親切?我覺得我的身體跟我很親切,我覺得我的眉毛、眼睛跟我很親切。你為什麼不從親切的地方下手呢?眉毛是橫的,鼻子是直的,你並沒有去注意這些,因為你覺得沒有怎麼樣,可是我覺得很有怎麼樣。從這邊去突破,你很容易去領悟。
我現在講的就是傅大士,他是梁武帝的老師。他以前是漁夫,後來悟道之後,變成農夫。我要講的這一首偈,就是描寫他作農夫的情景,很親切。所以,從這一首偈,我回來跟你講,佛經看了之後,你在生活當中,你能看到嗎?你不要離開你的生活,你也不要離開當下。很多東西很親切,你要從這裡懂,契入就懂。

這一首偈,如果你過去就曾經探討過,也沒有關係。但是如果你第一次聽到,你聽了,會覺得它跟你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。由此可見,善知識的想法跟你不一樣。你們比較喜歡跟你想法一樣的人還是不一樣的人呢?其實,你們喜歡想法跟你們一樣的人。想法跟你們一樣的人,你們不用跟他學。你們要跟他學什麼?但是,為什麼你想要跟一個人在一起呢?因為你想獲得他的肯定。然而,你和他的想法一樣,他才會肯定你;想法不一樣,他會否定你,你不願意被他否定。
我跟你講一句真話,你比小丑還不如。小丑是想盡辦法讓別人笑,但是我們是怕別人笑。你不要用你的想法去看一個人有否修行,你那樣是看不到的。為什麼?因為你用你的想法要看一個符合你腦袋的修行人,你找不到。就像我講過的,你以為修行人是好好先生。但是,真正的修行人並不是好好先生,他中秋節不一定會去給你送禮,因為他已經突破了人情世故。
一個好好先生一定符合人情世故,你才覺得這個人真好,這麼通情達理,懂得禮尚往來,看到我們都會打招呼,關心我們。你去看那些開悟禪師,他們的表現都不會人情世故。如果他是個開悟的禪師,他對你也是人情世故,你是應該高興還是悲哀呢?這代表儒子不可教。我對你們客不客氣?我對你們五分五分:早上得罪你們,下午彌補你們。

聞後思惟:你是否太在意別人對你的想法、看法?

 

閱讀 45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