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講話越少,其實對你越好。請張開你的慧眼,注意看。空手,把鋤頭,你看到什麼?我看到小孩子在流鼻水,那叫實相。空手,把鋤頭。手空空的,空上有鋤頭。你只要看到這兩頭,這兩頭永遠都是有問題的。
你的腦筋先停一下。我很單純問你看到什麼,你回答這個問題就好了。空手即手空空的,把鋤頭即手上拿鋤頭。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空手,鋤頭,把鋤頭。不看到兩邊,看到什麼?剛開始說空手,手上是空空的。接著,你看到手上有鋤頭,你空、有就是沒有辦法不二。
你有沒有看到空手跟把鋤頭,有一個不變的什麼?你有沒有看到這一隻手?空手是這只手,把鋤頭也是這一隻手。你只看到手上的鋤頭,及手上沒有東西,卻沒有看到這一隻手。即:你的注意力擺在空跟有,空跟有就是兩端。學佛法不要落兩邊,但是你的注意力就是擺在兩邊。你現在的注意力擺在悟與不悟,修與不修,眾生跟佛……你永遠都悟不到,因為你沒有看到這一隻手。
第二句,看到什麼?步行是什麼腳?是人腳。騎水牛是什麼?腳。你有沒有看到腳?你不要看到人跟牛,這樣你都擺不平,你沒有看到實相。吾有正法眼藏,就是第三隻眼,藏在哪裡?你們兩個眼睛,你們都不知道看什麼。第三隻眼即不落兩邊,看到實相。你用這兩隻眼在看兩端,你常常看不到實相。
這一隻無形的手,你看到了嗎?這一隻無形的腳,你看到了嗎?這代表法身。你看到了這個實相了嗎?順跟逆,生跟死,相當擺不平。因為你總是認為:出生就是出生,怎麼說出生就是死亡呢?在理論上,我們是可以透過理論來分析出生就是死亡。如果出生就是死亡,那殺人跟救人是一樣啊!你用大腦推理,有時候你推得很合理。但是,殺人跟救人就很難推了。要推也可以,菩薩殺人就是救人。不過,我是要講實相,我不要推理的東西。
這是一支筆,你有沒有看到筆頭跟筆尾?筆頭跟筆尾一樣還是不一樣?不一樣,所以這兩頭都擺不平。你有沒有看到筆的實相?你有沒有看到筆的全部?你只看到頭尾,你看世界怎麼都看頭尾呢?你怎麼只看到順境跟逆境、健康跟生病、貧跟富?你都沒有看到它的全部。
你都沒有懷疑過,從未感覺自己沒有看清楚嗎?為什麼?因為你的思想是這一種思想,你的腦袋是這一種腦袋,你看事情,從未察覺到你從來沒有看到全部、看到實相。然後,你在筆頭和筆尾之間取捨:如果你覺得筆頭比較好,你就想盡辦法想要筆頭;如果你認為筆尾比較不好,你就想盡辦法排斥或逃避筆尾。你覺得筆頭和筆尾不一樣,你苦不堪言。有一天,我把手打開,告訴你:其實它就是一支筆。你看到之後,會說它是不一樣的嗎?你還會生起兩支筆的概念嗎?當你看到了之後,這個問題消失了。你不會在這兩頭當中,再去懷疑。它們之前好像格格不入,好像是相對的,但是當你看到之後,答案你已經知道了。
一支筆是什麼意思?唯傳一心,那個一,不能從一二三四的一來解釋,而是指全部。所以,萬法歸一,一歸何處?這也是禪宗的公案。當你看到了全部,你的矛盾剎那之間消失。這不是邏輯的,不是推理的,不是想盡辦法合理化的。而你的腦袋卻是如此,尤其是越聰明的人,越會把它合理化。
聞後思惟:你能直接了當去觀察萬事萬物的實相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