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02 四月 2022 18:00

暢談六祖壇經(990)享受一切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寂滅為樂,樂是什麼?你對樂有什麼看法?有很多學佛的人都想要離苦得樂。當你對樂錯解,就是一種迷。我來講幾種樂:層次最低的樂,就是你的苦暫時消失。譬如,我現在肚子很痛,一直痛,痛到最後,終於不痛了,那一剎那也算是一種樂。這種感受大家都有。或是,這個人在我身邊一直嘮叨,到最後終於住嘴了,那一剎那我獲得了清靜。或是,看到一個討厭的人,在我的身邊像流魂一樣走來走去,直到那個人走了,我才可以暫時感覺到苦消失了,即一種樂的感覺。

  第二種層次,就是大部分人掉入的陷阱。他們感覺的快樂,是取得自己想要的,簡而言之,即滿足自己的欲望。比如:我想要一隻錶,我終於得到那只表;我要老闆加薪,他終於給我加薪了;我要成功,有一天我成功了;我人生要有一個目標,有一天我終於達到那個目標了。這是世間人絕大部分的想法,他們追求快樂都是這種角度。但是,只要是能得到的東西,一定會消失。所以,世間的人還是鴕鳥心態,他們在騙自己,他們也知道得到的東西會消失,但是他們一輩子也還是想得到。當那些東西消失時,他們覺得人生很苦,很無奈,也很傷感,但是世間法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。
學佛法學這麼久,如果你有這個心態,你就不對。你不要想求什麼,想要得什麼。世間的人狀態是:一,內心是有所求的;二,展現出來的行為一定是有所為的;三,既然有所為,最後就想要有所得。我從心講到行為,再講到結果。你雖然學佛,你的腦袋還是如此,這樣學佛法不入流,你不能相應。

既然是顛倒眾生,就給它倒過來。你以前是有所求的,你就看看你是否能做到無所求。接著,你就能無所為了。接著,就無所得了。這樣不是一個開悟的人嗎?你要檢測自己,看看你是否表面上在讀聖人的智慧、正見,但是你的內心世界沒有改變,你的法就不能入。
第三種快樂的層次,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得到,那是享受你擁有的。只有少數人能夠得到這種快樂。第二種人是想要得到他的滿足。比如,他家已經有時鐘了,但是他不會享受,他想要得到一隻勞力士表,他只有得到那只錶才會快樂。你可以享受你身體的快樂嗎?你們都覺得:「身體實在是不好,把我折磨得……」你們長過青春痘嗎?當你長青春痘的時候,你有欣賞它嗎?你總是想盡辦法要除之為快。所以,第三種快樂一般人就很少能享受得到。你可以享受健康,你卻不懂得享受生病。不求無病,不求無苦,不求無難,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。我們現在的人都不是:「佛祖啊,觀世音菩薩,救苦救難啊!」
第三種樂,大家就要去學習。前面那兩種,你不用。第三種樂雖然還不能開悟,但是已經比一般人超越了。不管是什麼,他都能夠享受。你是母親,你有沒有享受你有孩子的快樂?你覺得你的孩子哪一個比較孝順你?你能享受不孝順的孩子嗎?如果你只享受孝順的,你就不懂得真正的內涵。我享受一切,享受眼前的一點。全然的接受,亦是一種全然的享受。我現在正在享受智慧與無明,所以,享受煩惱,也享受菩提。
當你自己真的好好看一本經,你覺得不太懂,不要煩,不要慌,不要亂。你要享受看不懂,這樣你反而很容易懂。因為你的心會很輕鬆,那個很輕鬆的心跟佛就很相應,就很容易懂。

聞後思惟:你能安然接受一切境界嗎?

 

閱讀 575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