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性的人從來沒有離開現象,故曰即相,即相見性。性跟相本為一體,不可以拆開。想要修行的人一直都在怪現象、環境,或是怪道場,怪沒有一個好的地方可以修行、用功、閉關、專修、念佛、參禪……學佛不從般若下手,你是很難契入的,你實在沒辦法修。而且,我講一句比較粗魯的話,你說的都是瘋話。「師父,我都沒有因緣出家,像你們出家人多好。」這種都是瘋話。你在說什麼?出家好到什麼程度?你怎麼不出家?「師父,我還沒有退休。」退休後,你趕緊出家。「師父,我兒子還在讀大學呢!」有人說:「師父,我沒有一個好好靜修的道場。」我說:「我禪心學苑的地方都給你,你自己去用功。」你說他答應不答應?他都沒有來過。「師父,我雖然要修,但是需要一天三餐。」我三餐都給你送飯。
你講的什麼話?你不要羡慕別人。比如,你到了青青農場,別感歎:「如果這是我家,那該多好!」你講的是瘋話。人家說:「我這個都送給你。」我看你會做到比羊更辛苦。我開個玩笑:想做住持,卻沒能力做住持;想要道場,卻沒能力做道場,整天在那念叨個什麼?你告訴我,你要什麼,我給你,從此你的煩惱更多而已。你一直都沒看到,你為什麼要重複重複地欺騙自己?你把自己當成弱智嗎?做人怎麼這麼不實在?但是,你聽一聽,到處有人這麼講。
住平房也好,住101大樓也好,什麼最好?你的內心若是不平靜,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你平靜的。你為什麼不要讓你的心平靜呢?你的注意力一直擺在想要找個平靜的地方,你的注意力擺錯了吧?比如,你是女眾,你為什麼一直想嫁個好丈夫呢?你怎麼沒有想你是不是好人?你是男眾,你一直想娶個好太太,你怎麼不想想你是什麼人?我們沒有想自己是什麼人,卻想找個最好的人,這是癡心妄想。你應該拿著藤條打自己,罵:「壞小孩,一直欺騙自己。」
佛法也沒那麼複雜,能夠老實,一直下去。老實的那一剎那,叫你亂想,你也不要想了。現在叫你不要胡思亂想,你沒有辦法,直到有一天,叫你想,你也不想。你叫我想什麼?舉個例子,我現在也不想要有道場,也不想出名,也不想要有供養,連開悟成佛我也不想,你叫我想什麼?你只要這樣一直下去,你會覺得:你叫我煩惱,我想煩惱都想不起來。但是,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,你不想是不可能的,因為你有很多東西是需要想的,因為你有很多東西是要去實現的,因為你活著就是要有意義,你的生活就是要有價值,你的人生就是要有目標。直到有一天,能很有意義地離開這個世界,最後讓人家封為聖人。這是癡心妄想,你繼續想吧!
有時候睡覺是一種慣性,人為什麼會睡覺?有時候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。我們有一個學生最近去學電腦和英文。我問他:「你為什麼要學電腦設計呢?」他說:「希望以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。為什麼要去學美語呢?以後可能用得到。」我說:「你並沒有百分之百看到你的內心。因為你下班之後,你不知道做什麼。」表面上你覺得,因為怎麼,你才做,但你並沒有看到你內心很深很深的內在。你不知道做什麼,你一定要找個東西來做,否則你不知道怎麼活。做一件事,我們要問自己為什麼。事情可以做,睡覺也沒有問題,但是我一定要知道我為什麼睡。我是真的累了睡的,還是因為我無聊的睡,沒有目標的睡,還有一種是逃避的睡。
聞後思惟:你還想要怎麼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