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08 四月 2022 14:14

暢談六祖壇經(997)性相一體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師曰:汝是釋子!何習外道斷常邪見,而議最上乘法?據汝所說,即色身外別有法身,離生滅求於寂滅;

  六祖大「師曰:汝是釋子!何習外道斷常邪見,而議最上乘法?」六祖先罵他一頓:你的思想就是「外道」,你掉入生則永生,這叫「常」見;滅則永滅,這叫「斷」見。一般人的認知就是觀察不透徹,卻常常以為自己觀察的是對。「最上乘法」指的是《涅盤經》。開悟的人講話不客氣,他不會跟你拐彎抹角,該罵你就罵你。

  「據汝所說,即色身外別有法身,」即:肉體歸肉體,靈魂歸靈魂,最後靈魂出竅。「離生滅求於寂滅;」寂滅即不生不滅。六祖所言,即: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,就錯得太離譜了。眾生不能開悟,就是因為把真理和生命分離得支離破碎。腦袋的分別執著妄想一直在障礙你,你不明白生命是整體,不明白真相本身是平等的,是你的妄心妄加揣測,而生起很多對待、相應的概念,這是讓你迷失最主要的關鍵。

  你認為「色身」跟「法身」不一樣,你認為有生有滅跟不生不滅不一樣。有生有滅就是相,不生不滅就是性,你認為性跟相不一樣;有生有滅就是緣起,不生不滅就是性空,你認為緣起跟性空不一樣;有生有滅就是有,不生不滅就是空,你認為空跟有不一樣;有生有滅是五蘊,不生不滅是法身,你認為此二者不一樣。以此類推,你內在的苦是永遠都無法止息的。這是學佛法的人,他創造很多的名詞產生矛盾。

  學很久的人,如志道,他們的知見還是落在六祖的這兩句話。第一句話談的是:性相是一體的,離開相,不要去找個性。我常講:離開五蘊,不要去找個佛性。再來,你不要以為有生有滅和不生不滅不一樣。故六祖講過:離開有生有滅,想要去找個不生不滅,了不可得。六祖亦講過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。」你離開世間,要到哪裡去求菩提呢?其實這兩個概念就可以檢測,你對佛法、對生命,你的認知怎麼樣,如果你的認知是這樣,請你早回頭,這是邪見。

  沒有學佛法的人,他創造了苦跟樂,所以他一定要占一邊,占樂的那一邊。比如,順利跟不順利,他一定想要順利;健康跟生病,他一定要健康;尊重和不尊重,他一定要尊重。世間人不明白真理,你根本沒有辦法講。哪裡平等?真相本來就平等。哪裡不平等?我們的心認為它不平等。

  六祖曰:「法無四等,人心自有等差。」此「法」不是指佛法,沒有那麼狹隘。世間所有的一切,統稱叫做一切法。它本來就平等,但是我們的心硬生生把它創造出不平等。你在研究什麼?研究不平等的東西。比如,你創造苦樂,接著你再研究什麼叫苦、什麼叫樂;你創造了善跟惡的概念,接著你再研究什麼叫善、什麼叫惡;你創造了天堂跟地獄;你創造了迷跟悟;你甚至創造了眾生跟佛,你的心怎麼會寧靜?你的心沒有打破那些概念,你豈能清淨呢?

聞後思惟:如何做到內心平等、不生分別呢?

 

閱讀 522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