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08 四月 2022 14:52

暢談六祖壇經(999)無自體相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又推涅盤常樂,言有身受用,斯乃執吝生死,耽著世樂。汝今當知,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,

  你憑你的邪見,自己「又推」測「涅盤常樂,」而你根本不知道何為涅盤常樂。你「言有身受用,斯乃執吝生死,耽著」沉迷於這「世」間的快「樂。」你的潛意識其實就是貪生怕死。在你的潛意識當中,無論你用什麼名詞,是色身還是法身,你的心態還是跟凡夫一樣,抓一個你不知道的概念,那個概念就是執著。你的潛意識一定會有執著,所以才會問:「到底是哪個身在涅盤?哪個身在受樂?又哪一個身在輪回生死呢?」讀佛經不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看,而是要瞭解它在講什麼?前面六祖大師的回答先點出志道的錯誤,點出他的分別心,這是很清楚的。

 

  依小乘人的概念,他們要修三受:苦受、樂受和不苦不樂受。如果你談受,那你還活在一種感受之中。我們大乘應該衝突這種概念,所以我才說,修行人不要貪圖、迷戀這個世間的享樂。但是,我問題又拉回來,但你也不要排斥這個世間。而小乘雖然不貪圖這個世間,但是他們是排斥這個世間的。

  六祖大師告訴志道真相:「汝今當知,」佛既慈悲又有智慧,「佛」因「為一切迷人」的腦袋是分別的,所以佛才用這些眾生的想法講給他們聽,以便他們能夠聽得懂。「迷人」就是我們,我們哪裡迷?「認」為「五蘊和合」,即是我們的身心,「為自體相,」也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講的我相,就是「我」。

  你們懂,但做不到,因為你還沒理解到,所以又何用談一個做不到呢?談到這裡,我們又要談回《心經》的那句話: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」,才能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我們還沒有能力證悟到無我。其實,我們一開始對那個「我」的概念並不強烈的,只是因為別人一直幫你建立之後,你才越來越強烈。如果你不相信,你現在到路上看到一隻狗,你跟它講:「來福,過來。」它會過來嗎?不會。但是,你可以做一個實驗:你只要不斷用你的觀念來灌輸它,跟它講「來福、來福」,叫久了,它就是來福了。你看那一隻狗,它剛開始的觀念不強烈,事實上是外面的人一直賦予它的。小孩子一出生也是如此,父母賦予他名字,他剛開始不強烈,後來才越來越強烈。同理,你告訴他:「別人打你,你就給他打回去。」他就會逐漸產生這樣的觀念。
我不知道你們的生命到底有什麼看法,但是我問過很多人,都有這樣的經驗。其實,小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感覺是陌生的。我小學一年級,只要是上課下課,我都覺得不知道是誰在走路回家。一直到慢慢長大,這個概念就慢慢消失了。所以,長大後,我們反而對「我」不太懷疑。接著,再慢慢長大,我又開始懷疑回來了。

聞後思惟:你能觀察到你對「我」時時都很執著嗎?

閱讀 477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