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2 五月 2022 20:22

暢談六祖壇經(1030)無為而觀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很多人的觀念是常在觀察無常,但是我講的是無常觀察無常。只要是無常的,你都不可以執著。當我觀察我的身、心,觀察身的四大、心的五蘊,我找不到一個「我」,裡面只有一件事:無常。

  你要去證明,不要停留在理論。你執著才會苦,不執著就不會苦了。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不變的,執著也是變,因為執著也是無常。所以,不要說你是什麼人,否則,無常的法則就被你破壞。無常不難,只是你要一直深入下去,對無常徹底瞭解。比如,你坐在蒲團上觀呼吸,觀到最後,你覺得有一個「我」很舒服、很平靜,或你念佛念到最後覺得很平靜,你這樣對法義是完全不相應的,難怪你修一輩子不開悟。你的「我」依舊存在,根深蒂固,只是我很煩躁和我很平靜的差別而已。或者:我以前不懂,我現在懂了;我以前沒有讀過《壇經》,現在讀過,僅此而已。你的執著何曾破?

  我先談一般人的教法。學大乘的,觀無常的人很少,而南傳的卻很多。南傳與大乘的不同之處在哪裡?南傳,有的是定點觀,有的是次第觀。定點觀,如觀鼻息,一進一出;次第觀,即:假設觀色(觀身體),一般人感覺不到頭頂心在動,但是當你把注意力擺在頭頂心,擺久了,你就會感覺到那裡在跳動。一直觀,從上往下,觀到腳底,你會察覺到:「原來我全身時時刻刻都是無常的。」現在所教的,不外乎以上這兩種。

  無常,本來身心世界都是無常。你鎖定一個地方觀,比較容易產生定。但是,定跟慧不盡相同。禪宗講的是定慧等持,定慧同時。你要明白身心世界是無常的,你只要清清靜靜地坐著,無須刻意。一般漸修的修法,一定都是有為的,一定要刻意,一定要造作。以禪的做法,你只要靜靜的眼睛閉著,你的心本來就很厲害,你不用去叫你的心觀察哪裡。你的心是沒有障礙的,你眼睛閉著,你的心就可以觀察到身、心、世界都是無常的。比如,你靜靜坐著,不用觀呼吸,你的心自然就看到呼吸是無常的;靜靜坐著,你可能就感覺到你的身體有變化,你甚至會聽到心臟的跳動,或聽到肚子咕咕叫,甚至可以感覺到氣脈在流動,還感覺到你的毛細孔是有生命的,它在一呼一吸。你不用造作,你的心越無為,你心就越平靜;心越平靜,你的觀察能力就越好。縱使你眼睛閉著,看不到外面的世界,你也可以聽到外面的聲音,外面的聲音時時刻刻都是無常的。

  直接無為入無為,你只是活在當下。當下做什麼?我只是靜靜地觀察當下的變化,只是如此,不用任何想法,你不需要去求什麼。坐下去之後,你會覺得:「時間怎麼過那麼快?」觀察,再觀察;觀察,再觀察,不斷、不斷深入。後面的東西,我先暫時不講,因為我講了,你們腦袋又開始去想。觀察無常,觀察久了,你漸漸可以承認一點,除了身心之外,什麼都沒有。身心本身是無常,你也無須求什麼。

聞後思惟:你願意時時刻刻深入去觀無常了嗎?

閱讀 35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