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07 五月 2022 14:13

暢談六祖壇經(1038)不執著法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遂問曰:當何所務,即不落階級?師曰:汝曾作甚麼來?曰:聖諦亦不為。

  行思禪師來參拜六祖,「遂問曰:當何所務,即不落階級?」即:我如何才能夠直接成佛,而不要一階一階慢慢來?比如,不要從聲聞緣覺,或不要從菩薩的五十二位階或五十五位階修起。

  一般的請法者不是這樣問的,他們會問:「仁者,修行的次第到底應該怎麼修?」這是一種問法。第二種問法:「大德,我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學佛?」第三種問法:「善知識,我如何直接了當成佛?」其實,你問出問題,人家就知道你的根器、你的層次或是你的胸懷。很多人一開口,你就知道他不堪大任或不勝任這個法。所以,六祖才告訴我們:同見同行,你才可以說;不同見同行,不可以說這個法。

  行思禪師的意思很清楚,即:「我應該怎麼做,才能直指人心、見性成佛?我才能直接了當,而非透過漸修的次第?」我談頓悟的概念談了這麼多年,雖然很多人都喜歡這個概念,有少部分人也能接受,但他們跟有膽量這樣修的人是不一樣的。為什麼一般人都不敢?因為他們怕自己萬一悟不了,接下來是否會六道輪回或墮三惡道。若是學其他法門,萬一悟不了,他們還可以坐蓮花。其實,你悟不了,你不一定能坐蓮花。不堅強的人,沒有信心的人,不勇敢的人,觀念是不正確的。你應該講:「我要開悟之後才去凈土,我去凈土的目的,只是要跟阿彌陀佛打個招呼,之後我就走了。」你這麼厲害,我就讚歎。

  六祖大「師曰:汝曾作甚麼來?」六祖聽行思這麼講,就知道這個人來歷不簡單。他沒有正面回答,而是先問他:「你之前都是怎麼樣用功?都是怎麼樣修行?」

  行思禪師答「曰:聖諦亦不為。」這句話口氣很大,就是:「我連佛法也不修。」聖諦:從狹義的角度,佛法中有一個四聖諦;以廣義的角度,聖指的就是覺悟者,諦即真理。行思禪師的境界很高,他的意思是:「我連佛法也不修。」或:「我連佛所講的真理都不執著。」這句話不可以隨便亂講,你要看自己的程度。我們剛開始內在都是有層次的,因為我們是一種意識邏輯的概念,所以我們都有上至下、近到遠、內到外的概念,我們跟人家談事情常常也是這樣談的。

  以「真理」二字,你可以看看你身邊的人,且想想你自己。幾歲之後,你才想要去瞭解什麼是真理?一般人不會去問何為真理,他們甚至一輩子從來都不會起這個念頭。他們起的念頭,無非是煩惱他的財產、家人和世間的瑣事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誰理會什麼真理。你不要小看這個念頭,這個念頭一起,就代表你覺悟的開始。我觀察過,身邊願意跟我談真理的不多。就像你回家,你跟孩子探討這個問題,他不見得願意跟你談,除非他善根很好。他會覺得:「談這個問題幹嗎?可以當飯吃嗎?」其實,不瞭解這個問題,你無法真正自在,你的內在永遠都平靜不了,這比當飯吃更重要。我這麼講,有人會問:「平靜有什麼用?」如果他這麼問,我就完全不跟他講了。

聞後思惟:你的心真的願意追尋真理嗎?

 

閱讀 49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