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0 五月 2022 19:33

暢談六祖壇經(1062)關鍵在悟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學佛的關鍵在於悟,所謂「一念之間」,就是迷悟之間。學佛的分水嶺就是迷和悟。但是,你們常常會掉入一個陷阱:你們認為悟好像很難。我曾經講過,但是很多人不見得很清楚,我再以另外一種解釋來說明。悟並不像你想像中那麼困難,所謂悟,即這件事情你不明白,你有一天突然明白了。這個悟不見得是大徹大悟,它是有很多層次的差異性。我們常講小悟、中悟、大悟、大徹大悟,代表每個人每天都有可能有領悟的時候,區別只在於那個悟是什麼悟,到底悟到什麼。

  你一定要領悟,否則以修行的角度叫做盲修瞎練,以世間的角度叫做為誰辛苦為誰忙。你做得滿身大汗,別人卻嫌棄你。你為家庭付出一輩子,到頭來,家裡每個人都不認同你,甚至到最後你會孤苦無依。你的家人為什麼這麼對待你呢?因為你沒有領悟。同理,你認為你每天都很認真做早晚課,也常常去放生,但是為什麼你學佛一輩子之後反而得不到善終呢?你不要怨恨,那是因為你沒有領悟。你領悟了,那些問題就消失了。

  沒有學佛法的人也會悟。我們有不懂的突然領悟的,我們有堵塞的突然開竅了,就叫做悟。只是,很多人過去不知道這是什麼狀態。任何東西都可以讓你悟,比如,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人為什麼會死,那也是一種領悟。你為什麼是女人,他為什麼是男人呢?如果你明白,那也是一種領悟。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?那也是一種領悟。你誦一本經,你悟到什麼?確切地說,經中說了很多段話,你這句話悟到什麼?譬如:「想要要不到,想甩甩不掉。」這句話,你有什麼領悟呢?你承認它嗎?你縱使承認,你有百分之百領悟嗎?領悟了它之後,你知道你會是什麼狀態嗎?

  有一個同學跟我講:「師父,我實在沒有能力屏息諸緣。」你要跟你的念頭拼,要跟你的念頭拔河,你當然沒有能力。你想要止息念頭,你從來沒有練習,你的念頭卻不斷地妄生、妄滅,它多生累劫已經不斷地練習,你當然拼不過它。你都怎麼修?你都修跟它拼。你如何跟它拼呢?你這樣修是痛苦的、塵勞的,都是徒勞無功的。但是,不能領悟的人就是這樣修,修到最後的結果就是被它打敗。為什麼?因為你沒有領悟,你只是拚命想修。如果你承認想要的要不到,你覺得你的心會怎麼樣?你需要刻意屏息諸緣嗎?還是你徹底領悟這一句話,心就放下了?你哪裡需要跟它拼?

  但是,有多少人這樣悟?大家都是拚命學各種法門來修。你要這樣修,我也不反對,因為你沒有辦法悟,所以你才跟它拼。你沒有辦法悟,我也勸不了你。什麼時候才會勸你?等你累死了之後,去跟你助念的時候,再跟你開示。這一輩子已經過去了,下一輩子才會甘願。所以,我談過一個概念,你們也不用笑,這是真的:雖然你的耳朵聽頓教法門,你的內在都是漸修的骨子,你沒辦法結合。內外結合,你才能夠徹底懂。你雖然聽頓教,但是你的內在是否認自己的,你認為你不可能做得到。那都是一種觀念問題。如果你相信是觀念問題,我就說你是大根器的人,否則,我就說你是小根器。一相信之後,這個道理你就可以相應,否則你完全不能相應。

聞後思惟:做任何事情,你能夠試著去領悟它嗎?

 

閱讀 355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