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0 五月 2022 23:03

暢談六祖壇經(1065)止息煩惱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永嘉玄覺禪師,少習經論,精天臺止觀法門,因看《維摩經》,


「永嘉玄覺禪師,」「永嘉」是浙江省永嘉縣,過去稱為溫州。「玄覺」是他的法號。學禪者並非禪師,禪師不見得指出家人,開悟者即為禪師。他年「少」出家時就研「習經論,」對法義研究很深。「經」為佛所講,「論」即祖師大德的論作。

  很多人剛開始學習都是很認真看書,學到最後才把書放在一邊,即他已經消化了。如果你還有很多時間,你要看很多書,我不反對。但是你要記得,你要活得夠久,因為棺材不見得是裝老人,而是裝死人的。你一頓吃幾碗飯呢?吃一碗。你看書,有吃飯這麼念念分明嗎?

  各門各派中,永嘉禪師尤為「精」通「天臺」宗的「止觀法門,」天臺有一個美譽,叫教觀雙美。教即理論,觀即修行,也就是說,天臺於此二者都很完整。天臺智者大師有很多關於修行部分的論作,一般人最熟悉的叫做《小止觀》,比較大本的叫《摩訶止觀》,還有一本叫做《釋禪波羅蜜》,這幾本都專門談修行。你只要好好研究《小止觀》,好好依此修行,你的修行就會很清楚。當然,《六祖壇經》早就告訴你修行的方法,但問題是,有的人就是不得力,所以才告訴你其他法門。如果得力,會修行的,什麼法門都一樣。

  「因看《維摩經》,」佛說的即為「經」,比如《金剛經》;菩薩批註的為論,比如《中論》、《大乘起信論》。論是解釋經的,論往往都比經更深。我還是建議你先看經。如果你覺得你的時間不夠了,我建議你,經讀《金剛經》,論讀《六祖壇經》。《六祖壇經》即為論,只是我們尊稱之為經。這兩本經典夠你開悟了。其他經典,等你徹悟後再看也無妨。比如,你從臺北開車開到台中,加油不需要一百萬,而只須加一千塊就可以開到了。你第一個目的就是要覺醒,加油一千塊就夠了,而非把大藏經念完。

  你讀經典的目的,是要止息自己的煩惱。若是因為經典讀不懂,徒增你的困惑和煩惱,這樣你就學錯了。學習經典是叫你少欲知足,你不要因為貪知識,經典越讀貪欲越多。我們要從靜處做起,會做的先做。你一定要覺醒,覺醒之後,再廣學多聞覺他。有人常認為菩薩道不用先覺醒,一個迷的人有能力幫助所有的人嗎?他是越幫越忙。有的道理是一點都講不通的。譬如,別人是有權力瞧不起你,你有沒有權力瞧不起別人?你也是人,你怎麼會講沒有呢?以理論來講,我們有權力瞧不起對方,只是這兩個人都是迷人。你要把權力變成能力。別人有權力瞧不起你,你有能力不生氣嗎?每個人一天到晚都在談義務和權利,但是都沒有能力。你們有學佛的權力嗎?你們有放下的能力嗎?好好體會,將權力轉換成能力。自古以來,有權有勢的人常常可以擺平別人,但就是沒有能力擺平自己。比如,以前的君權時代,君要臣死,臣不死不忠。

聞後思惟:你學佛的重點擺對了嗎?

 

閱讀 414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