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11 六月 2022 13:51

暢談六祖壇經(1106)心念化物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  所謂專,《師說》曰: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。」專一定可以精。其實,能專的人就很有成就了,他的力量就產生了。但是,你要精益求精,一定要深,故曰一門深入。你不要小看你在修那個法,你不要瞧不起別人修的法門,比如念一句阿彌陀佛,或持個咒,好像很簡單。修到出神入化的人,他持一個咒持下去,他的心念會決定這個宇宙。

  你的心念越來越強,影響力就越大。為什麼坐在家裡可以度化眾生呢?以前旱災的時候,皇帝出來求雨,你覺得那是迷信嗎?在清朝,每一位皇帝都學佛。其中有一個皇帝,他有一天看到一個奏摺,他批示:「你德不修,所以造孽無數。我調你去山西,山西就發生旱災;我調你去湖南,湖南就發生大水;我調你到關外,關外就發生蝗蟲。從此可知,你根本就沒有德行。」這是有道理的。我們的心念,從唯識的理論,即: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。尤其作為一個父母官、地方官,對當地是有某些的影響。所以,皇帝出來祈雨是有作用的。

  如果你們把佛法好好研究透徹,其實你的知識領域可以打破很多的概念,不像你以前那麼狹隘的概念。你過去誤會了,可以導正。但是你要知道原因,明白那是為什麼。你坐在家中可以度化眾生,你相信,但是你要有正念。你不要每天都傷害眾生,坐在家中發出不好的紫外線、輻射線。
入,你若能登堂入室,就能入聖人之門了。五祖對神秀說:「你只在門外。」我們卻連門都找不到,因為不知道要找幾號門牌。入門之後,你就到達目的地,你就見性了。見性之後,你才是真正的菩薩大發心,你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,你才有能力徹底去解決眾生的痛苦。你教眾生如何覺悟,他才能解決他的痛苦。故,這叫做妙用。

  一個人早一點立志,他的心思才能專。雖然孔子講「四十而不惑」,但其實這並非年齡的問題。所謂不惑,即一個人立志之後,對於人生、世事,自然就能夠漸漸不再疑惑、迷惑了。接下來,「五十而知天命」,天命即宇宙人生的法則真相,他已經知道了。所以,我們也應該要頂禮孔子。

  一個人年紀比你大,煩惱不見得比你少。你健忘,我跟你借錢,你會忘記嗎?你不是健忘,而是選擇性的忘。你看得比較淡了,難道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這個樣子嗎?是你能如此,還是每一個老年人都如此呢?不一定吧!你所講的,只適用你,不見得適用所有人。有言道: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。」誰有理?兩個都不明理。看法不一樣,所以全世界人的看法都跟你不一樣,你跟這些人在一起,能好過嗎?反正,你要回去思考看看。


聞後思惟:你相信心念的力量嗎?

閱讀 43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